瑞舒伐他汀是很多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很常用的一个药物。但很多人在吃瑞舒伐他汀的时候,对需要注意哪些事情是很模糊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了,还没发现是药物的问题。
大家好,我是怀章药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吃瑞舒伐他汀的的时候,要知道的“三要三不要”原则。
先说“三要”。
第一要,定期监测血脂及药物安全性。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是需要通过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才能确定的。
对于4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应低于1.8mmol/L。
而对于伴有ASCVD的2型糖尿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更低,要小于1.4mmol/L。并且,ASCVD患者的LDL-C不仅要低于1.8mmol/L,还要较基线降低超过50%。
所以,初次用药后,建议在4到6周内复查血脂、肝酶(ALT/AST)以及肌酸激酶(CK),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果血脂达标且无不良反应,后续可以每3到6个月复查一次。
第二要,合理联合用药提升疗效。瑞舒伐他汀的最大日剂量为20mg,但一般建议使5mg到10mg中等强度的剂量。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单药使用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血脂水平。这时,可以考虑联合用药方案。
比如,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或海博麦布联合使用时,可以额外降低LDL-C约18%到20%,而且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通常优于单用高剂量他汀。此外,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显著降低LDL-C水平达50%到70%,而且有些长效制剂(如英克司兰)注射一次疗效可以维持半年。
另外,ω-3脂肪酸(如IPE)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也可以进一步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对风险达25%。
第三要,关注肝功能和血糖变化。瑞舒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的一员,也具有一定的肝毒性。因此,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果转氨酶升高至正常上限的3倍及以上,应暂时停药。
同时,瑞舒伐他汀还可能轻微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发生率约为9%。对于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体重超标或有其他糖尿病风险因素的患者来说,应加强血糖的监控。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三不要”:
第一,不要仅依赖药物控制血脂。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降低血脂的基础。除了服用瑞舒伐他汀外,我们还应该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薯类、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
第二,不要擅自停药。瑞舒伐他汀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持续控制血脂水平。即使在血脂水平正常的情况下,也不应随意停药。因为停药可能会导致血脂迅速反弹,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停药。
第三,不要擅自联用其他药物。瑞舒伐他汀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比如,与贝特类降血脂药物(如吉非贝齐、非诺贝特)、治疗痛风药物(如秋水仙碱)、抗菌药物(如夫西地酸)联用可能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此外,瑞舒伐他汀也应尽量避免与含利托那韦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合用。在服用其他药物时,请务必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瑞舒伐他汀,以便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写在最后:瑞舒伐他汀是防治ASCVD的好药,但要用好它,要记住这些“三要三不要”原则,这样才能最大化心血管获益,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健康无小事,转发给身边的家人!多一个人知道,少一份危险!药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