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沙消防发布的问界M9起火视频在热搜榜上掀起“浓烟与热搜齐飞”的奇观时,这场始于高速公路应急车道的意外,早已演变成一场关于新能源安全、舆论生态与品牌信任的全民辩论。



2月10日13时43分,一辆售价46.98万元起的问界M9在长张高速行驶中车头突然爆燃,车主以堪比电竞选手的手速抢出后备箱物品,消防队员15分钟扑灭大火的“神操作”,让这段原本用于展示应急能力的视频,意外成为国产高端新能源车的“审判现场”。




问界官方在2月19日的声明中确认事故真实性,但强调“电池包未起火、未燃烧”的核心事实,这与其搭载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技术参数形成呼应——该电池组设计可通过200℃高温测试与IP68级防水。



耐人寻味的是,长沙消防在事件发酵三天后突然删除原视频,这个比灭火更快的“撤回”动作,在微博话题问界M9火场罗生门下引发3.2万条猜测:是迫于压力还是发现误判?有眼尖网友发现,被删视频中火焰主要集中于前机舱,这与新能源车电池中置的常规布局存在空间矛盾,或许正是这个细节让官方选择“让子弹飞一会”。




这场舆论风暴的戏剧性远超事故本身。一边是问界法务部雷霆出击,对“动力系统自燃”“品控缺陷”等传言启动法律程序,报案材料摞起来堪比M9的车身高度;另一边则是自媒体狂欢,某短视频博主将燃烧画面配上《红莲华》BGM点击量破百万,评论区热评“46万买辆霹雳火”获赞2.1万。

更值得玩味的是消费者态度分化:华为商城M9预订量在事件后三天不降反升8%,有准车主在贴吧直言“燃油车烧了十年也没见人喷,国产车就该被双标?”


行业观察者从残骸中嗅到更深层信号。问界M9作为均价55万的“国产天花板”,月交付量刚以1.25万辆超越奔驰S级,这场事故恰逢其冲击豪华车市场的关键节点。

正如特斯拉刹车门、蔚来坠楼门所验证的规律——越是颠覆性产品,越要承受放大镜式审视。

值得警惕的是,某机构监测到事件期间“新能源汽车起火”搜索量暴涨470%,但98%的讨论者从未点开过问界声明原文。当碎片化信息裹挟情绪洪流,真相往往沦为最先被焚毁的部分。


眼下调查仍在进行,但这场大火已烧出三个灼热现实:新能源时代的安全焦虑需要更透明的沟通机制,流量至上的传播环境正在制造新型企业风险,而国产高端品牌的成长之路注定与质疑声相伴。

正如某知乎高赞回答所言:“我们既不能因一次事故否定技术进步,也不能用爱国情怀掩盖产品缺陷。”

当消防水枪浇灭最后一簇火苗,关于技术信心与理性认知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你怎么看?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信仰了,还是该给国产车更多容错空间?评论区等你“点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