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心理问题吗?通过心理疏导和治疗能够改好口吃吗?
这是咨询中很多口吃朋友问的问题,在我没有改好口吃之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和尝试,但是结果却是心理是疏导好了,可是说话还是口吃,身上的压力又出现了。
口吃,从表面上来看是说话口吃的问题,但是从深层次来看,你会发现随着每次口吃的出现,都给我们心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会让人焦虑、不安、恐慌等。
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口吃不仅仅影响了我们的表达,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而且还让使人的能量越来越弱,直接影响人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比如,有学员说:“我口吃了二十多年了,前后矫正过四五次,可还是没有改好口吃,现在我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改也改不好。”
这种情况,我表示理解,因为一次次的矫正失败,会严重打击自己的改变信心,而这种失败的情绪,放在常人身上也大多数会有。
这可以说是很弱的思维认知了,因为口吃一次次的出现,一次次的让人难受,一次次的让人陷入口吃的漩涡之中,表现出来就是逃避、多疑、敏感等。
所以,这样的人不管是在矫正口吃上还是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都会以这个思维来判断事情。
有人可能就会说这是不是一种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会不会好一些?
口吃衍生出来的内心问题是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也仅仅能够疏导心理问题而已,但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源还没有解决,它就会不断地衍生出心理问题,让人一直处在口吃的漩涡之中。
犹如大水一样,你只是堵住了支流,但是上流的水源还在远远不断地流下,时间长了会冲击掉你所堵住的支流的堵塞物。
心理疏导,解决的是心理问题。而导致心理问题的是说话口吃,如果说话口吃解决不了,那么,心理问题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举个例子,比如,今天我找心理医生给我做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后,我的内心会相对平静放松一些了。但是,当我跟人说话时出现了口吃,请问我的内心是放松平静的还是难受不安的?
很明显,我的心情是难受不安的,为什么?因为说话口吃了,我在意这个,所以,它就给我带来了影响,是不是这样?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通过学习和训练改好了口吃,我跟人讲话时没有了口吃结巴,请问我的心情是放松、欣慰、开心的还是难受的?
很明显是开心的,为什么?因为我跟人说话不口吃了。
如果我跟人讲话一次不口吃,两次不口吃,三次不口吃,那么,我的心情是不是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有力量呢?
是的,只有解决了令我们口吃的原因,我们才不会口吃,也就不会有口吃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了。
口吃不单单是说话口吃的问题,它也有心理问题,更有思想认知和能量的问题,它们是共同组成了成型的口吃,所以,矫正好口吃如果仅仅只是从单一的方面入手是很难改好口吃的,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全部入手才能改好口吃。
犹如我们吃饭一样,吃饭需要人、碗筷、食物,如果你只有碗筷,而没有食物,是无法吃到东西,也是无法填饱肚子的。
所以,它们是并列关系,都很重要。
心理疏导只是我们在矫正好口吃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如果仅仅依靠心理疏导,是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要想解决口吃的全面问题需要系统的矫正口吃的方法体系,全方位地学习和练习,全方位地改掉口吃。
而我给我们学员训练的就是我们矫正口吃的系统方法体系,这套方法体系,首先是通过我自己尝试而改好了口吃,也陆陆续续帮助我们的学员改好了他们不同程度的口吃。
如果你想了解我们的改变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可以先上一节我们李老师一对一的咨询课,咨询后,你再根据自己感受和判断我们的方法是否适合你,再决定是否要学习。
如果你有口吃或者孩子有口吃,如果你想要更具体的解决办法请咨询助理,安排学习和改变。
最后,我祝福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