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典型案例》的入选通知。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成都市东坡小学的《多方联动 多频共振 家校社协同共画劳动教育同心圆》案例在全国近千份征集稿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2024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方案》明确了“教联体”各主体的职责任务。政府部门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统筹领导,指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调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教育部门在政府支持下与有关部门、社会资源单位协调联动,引导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和专业指导优势,强化与家庭、社会沟通协作。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会同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研究、推动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社会资源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落实育人责任,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为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
此次成都市东坡小学《多方联动 多频共振 家校社协同共画劳动教育同心圆》案例的入选,既表明了东坡小学的育人实效,也体现了成都教育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上的积极作为。
东坡小学深挖苏氏家族家风故事,强调家务劳动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多重价值,鼓励学生参与日常家务,让优秀家风浸润家庭,形成家校共育生态圈。通过开设家长学校、设计劳动清单、强化正面宣传等方式,引领孩子具有劳动的实践情感,培养孩子自觉的家务劳动习惯和自理的劳动技能。
学校将一草一木、一墙一画作为劳动教育的素材,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通过实施“双修课程”、打造“东坡六园”、开展“四季活动”、融入非遗文化等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自己,感悟生活之美,努力成为像苏东坡一样的生活家。
此外,东坡小学以“梦开始的地方”为办学理念,积极拓展校外育人空间,引领师生、家长、社会各界共同构筑接纳度高、体验性佳、成就感强的“学习场”。通过充分运用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和院校共建、强化特殊儿童关爱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亲历实践体验,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同时,学校积极联动街道办、区红会、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单位和群团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公益行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通过组建“和仲志愿小分队”“河小青红领巾小分队、“与你常相伴小分队”等方式,让学生在公益劳动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做到“送爱到家”。
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成陶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勇前进
审核 | 李清
编辑 | 邱滋培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416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