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刚完,观众就望眼欲穿的催更起哪吒第三部。
现下饺子导演已经闭关,期待他再携大作“杀”回来。
想必大家心底都有担忧,这部调起得这么高,下部该咋拍才能不负所有人的期许。
连饺子自己都打怵:这么多“坑”,有种绝望的感觉。
一条未完的线,即无量仙翁的下场,身为护佑苍生的仙者,却放纵屠戮,涂炭万物,仅挨了几拳几脚,依然难平心中愤懑。
何况他这么做到底是私念作祟,还是阐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授意,在饺子的设定里,元始天尊到底是好是坏,立场如何?
圆奔头儿,杵着桃树杖,麾下鹤童鹿童,自然联想到寿星南极仙翁,饺子为了避开名讳,虚拟了无量仙翁,才敢把他黑化。
合理推想无量不过是南极仙翁的拐杖成精,技能是幻化参天桃树,掺了童子尿的玉露,他夸浓郁,树精恰好偏爱氮肥,哪吒撒得那一泡简直天然肥料。
默许无量主持仙家大局,就像他让申公豹鹿童替他干脏活一样,背锅罢了,也只是幕后大佬的傀儡和黑手套,价值利用殆尽,便弃之如敝履。
一个无量的战斗力,都够哪吒喝一壶,不敢想如果跟元始天尊抗衡,他哪来的胜算。
在第一部开篇,元始天尊就露面,身形清癯,一派仙风道骨,眼睛深邃宁静,宛若幽渊,望不到底。
看似波澜不惊,却又仿佛洞悉着宇宙间一切兴衰荣辱,静憩于绵云之上,整个世界仿佛都在他的一念之间,无尽的威严,一种圣人之下皆蝼蚁的感觉。
天尊的战力,饺子只用寥寥几幕就展现出来。
混元珠现身,申公豹跟太乙真人联合围剿,都被打得狼狈不堪,天尊一出场,随手摘星辰,托于掌心,幻化为鼎,指尖往下轻点,便将混元珠围困在鼎内,顷刻炼化,恐怖如斯。
又施震卦,震为雷,一道能够摧毁天地万物的九重天雷。
一套招式下来举重若轻,轻抬袖、微捻诀,降妖仿若清风拂尘,轻描淡写,完全符合至高神的设定。
相较无量仙翁用鼎,架势很大,实则很费劲,效率低,施法好一会,才把蟹妖炼化成丹,更加衬托出天尊道法高深莫测。
封神的故事,是这两年的热门,导演们竞相改编,其中就有乌尔善导演的三部曲。
起初可能是期待放得低,很多观众确实被第一部给“唬”住了,纣王的野心,妲己的妖媚,姬昌的悲剧…故事脉络是熟悉的,没有魔改。
攻城战开篇,殷商国运衰败为主线,隽永归乡路结尾,庞杂恢宏的史诗感 拍出来。
静等第二部闻太师率兵36路攻伐西岐,能使乾坤颠倒的“诸神之战”该端上来。
哪想到,跃入眼底的是徒有巍峨身姿,却没头脑的魔家四将,放完技能就下线。
再有通体发蓝,表情狰狞,呈现效果跟动辄上亿投资对不上号的殷郊法相。
哪吒跟杨戬始终放着不用,高射炮轰蚊子般被安排去篝火晚会当道具组。
观众期待值有多高,就被乌尔善“忽悠”得有多瘸,这部都塌,他还心态不倒的想把观众的心拉回来:
“我也希望观众像喜欢第一部一样,喜欢第二部,再给我们完成第三部的机会。”
要说最为人诟病之处,就是对元始天尊的战力设定。
由陈坤饰演,乌发白袍、清冷孤拔,符合面容不老的特点,周身仙韵流转,笼罩着多重碧色霞光,手指翻飞是正宗的手诀掐法。
好像是怕露破绽,索性全程不开嘴,用画外音来传意,威严感是有的,极具天人之姿。
扮相是没问题,但天尊的实力并没有拍出来,全程起到一个吉祥物的作用,讲台词,推剧情,仅此而已。
为复活身首异处的殷郊,倒是给了天尊一展强大的机会。
哪知,一介凡人,竟需要天尊加十二金仙一同上阵,不该像哪吒里那样,只需召唤些天材地宝给他重塑肉身,很简单的事,在乌尔善镜头里却要“大动干戈”。
复活是复活了,却是以吸干天尊全部法力为代价,如墨般的乌发乌须,须臾便化作一片银白。
这么拍有多离谱,形象比喻则是小区里的电动车充电,把整个国家的电网给干瘫痪了,还相当于一单细胞生物把整个宇宙给吞了。
天尊何许人也,三清之首,道教最高神,到修行的最高境界,挥手之间既是天地法则。
还没跟通天教主开始斗法,就被一怨念极深的S人吸没,形容憔悴的瘫倒在那,实在荒唐,封神世界的法力体系彻底被乌尔善搅乱。
彩蛋里出镜的通天教主,也把观众雷到,黑色道袍,白脸,秃顶,鬼气森森的出场,仍由陈坤演绎。
乌尔善称造型灵感取自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黑袍如墨、头顶光亮,原著都有具体的相貌描写,何苦借鉴,从最终呈现效果来看,许是眉眼太深邃,肉眼可见的偏西式。
改编非乱编,应求新而不逾矩。
饺子导演就把控的刚好,如果封神也照这样拍,或许乌尔善就不会被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