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1日讯 2月21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增贵介绍2025年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安排有关情况,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鹏,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5年,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紧紧围绕“三核引领”的发展定位,锚定“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任务,积极发挥规划引领、空间支撑、资源保障等职能作用,以高水平的要素保障助推重大事项、重点项目早落地快见效,奋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争一流·当先锋”。

坚持规划引领,聚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主要是发挥好规划在四个方面的引导管控作用:

抓牢规划体系构建。重点开展专项规划和主城区单元层级控规的编制,2025年底前专项规划实现应编尽编、单元层级控规实现全覆盖。有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建立起科学衔接、层级完备的空间规划体系。扎实做好矿产、测绘、地热等行业领域专项规划,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完成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等综合类专项规划,筑牢城市安全发展底线,切实提高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

抓稳重点片区规划落地。支持芝罘区“一核突破”,扎实推进夹河幸福新城控规编修以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精心布局双碳科普馆、万华城市公园、中电光谷科创园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及高端科创资源。深化完善山海融城规划,统筹城市建设与生态景观打造,充分发挥大南山、滨海一线指挥部办公室牵头作用,清单化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其中滨海一线重点推进山海步道滨海段、烟大示范段、第一海水浴场和第二海水浴场改造提升、水上运动中心、奥运冠军之城等项目;大南山中央山体公园重点推进3个主题公园、山海步道二期工程、烟台啤酒厂更新改造等项目。

抓实重点项目规划编研。做好G228外移交通结构优化等重大规划研究,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空间。高标准推进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战略行动规划编制,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抓好北极星及周边地块更新实施详规、南尧地块城市更新规划及城市设计,对生态环境、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空间风貌等进行系统性改善。

抓严规划执行管理。综合运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实景三维等技术手段赋能管理。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规定》《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研究确定控规管控规则,制定空间类专项规划审批实施意见。加强在建工程批后监管,优化规划执法监管机制,确保规划实施刚性。大力推行土地规划服务专员制度,强化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难点堵点,提升规划方案质量和审批效率,保障项目高效落地。

坚持节约集约,聚力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重点是做好“三量”管理:

用好增量。统筹安排全年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把真实有效的项目作为用地保障的依据,分级分类保障重点项目需求。年内重点保障招远核电、G228改建、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新建潍坊至烟台铁路、华能电厂、烟台理工学院新校区等重点项目涉及的4万余亩用地。

挖潜存量。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年内力争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5万亩、闲置土地1500亩,“一地一策”明确处置措施。持续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整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度挖潜土地资源。年内市本级拟储备土地1400亩,在此基础上,抢抓“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政策窗口期,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合理制定土地供应计划,年内全市计划供应土地2.4万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

提高质量。开展各类产业园区用地专项治理,提升用地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和弹性年期供地,完善建设用地供应模式,有效降低企业拿地成本。发挥国家级首批试点优势,探索土地出让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进有偿管护和临时使用,确保储备地管护利用到位。

坚持绿色发展,聚力强化自然资源基础保障。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动态平衡。

夯实调查监测基础。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抓好2025年度国土变更、日常变更调查以及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深入推进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完善数据应用协同机制,推动调查监测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耕地保护等工作紧密衔接。

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全面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有效落实。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从严管控耕地占用,坚持以恢复优质耕地为主进行耕地补充,确保补足补优耕地。积极探索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耕地布局。

抓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纵深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力争发现和储备更多的矿产资源。年内新建绿色矿山16家,年底实现绿色矿山数量达到43个以上,力争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加大矿业权出让力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繁荣矿业权市场;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矿产勘探开发,制定矿业权年度出让计划,助力地方财政增收。高标准组织实施黄渤海海岸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严格自然资源执法。综合运用行刑衔接、行纪衔接、联席会议、执法联动等方式,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向全链条、各环节齐抓共管转变,向事前预防、立案查处转变,向求真求实、严格执法转变,向日常化监管、经常性整改转变。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肃查处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闪电新闻记者 柳陌瑾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