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吴江区记者 王英 周悦磊)近日,示范区执委会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沪苏浙两省一市及苏州、嘉兴两地自然资源部门,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政府,正式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4年度)》。

本次体检评估紧紧围绕生态绿色、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持续聚焦示范区总规明确的目标任务,并首次增加先行启动区总规核心指标、“一厅三片”(跨省共建区域水乡客厅和青浦西岑科创中心、苏州南站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等重点地区项目建设等内容,从不同层级不同尺度对规划实施情况全面评估。

《体检报告》总体认为,示范区总规批复实施以来,两省一市严格执行示范区总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跨域空间联系日渐增强,区域一体化空间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力支撑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空间治理水平看,示范区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陆续获批实施,省级、市级总规已全部批复,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共编联审机制高效运行,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专项规划有序编制。国土空间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构建跨域协同的技术标准体系,拓展迭代土地使用、公共服务、安全韧性等领域的规划建设导则。建立跨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机制,实现规划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深入开展规划土地领域改革探索,持续推进跨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区辐射带动范围不断扩大。

在耕地和生态保护方面,示范区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实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耕地面积逐年增长,严守76.60万亩耕地保有量和66.5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守牢143.32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引导城镇建设向开发边界内集中,控制城镇开发边界面积647.6平方千米不突破。同时,骨干河湖蓝线内水域湿地面积占比逐年上升,2023年达到92.76%。分级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严格保护历史城镇村落,加强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管控,传承江南水乡文化基因。

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示范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生态空间格局进一步锚固。积极推进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元荡及淀山湖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基本完成。河湖水面率稳中有升,生态生活岸线比例逐年上升。多中心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两核”辐射带动持续增强,“四带”引领内外联动作用凸显,“五片”城镇簇群各具特色,以建设用地减量推动集约内涵式增长,区域综合性节点作用显现。农业空间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全面建设美丽乡村,蓝道、绿道、风景道加快建设,乡村发展品质稳步提升。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提高,破碎度逐渐降低,农业空间质量提升。

同时,《体检报告》指出后续规划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事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跨区域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统筹、进一步强化底线管控约束等规划实施的建议举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