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第二批共20个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重点联系示范场景,其中南京市数据局重点推荐的“护航南京跨江飞行,赋能低空经济发展”场景作为江苏省唯一市级层面申报的项目成功入选。自去年5月15日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举行、一系列“新政”实施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新应用,一些新场景从规划变为现实。

数智赋能低空“高飞”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为抢抓“风口”加快产业培育,2024年5月,《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发布,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低空分层次气象观测站点,逐步建立城市微气象观测预报体系。

此次入选的“护航南京跨江飞行,赋能低空经济发展”场景,是基于南京大城市数字气象孪生系统,开发利用低空气象综合观测数据,建立低空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指标和业务流程,围绕南京低空跨江飞行需求,打造海事巡航、跨江飞行和低空文旅等低空飞行气象服务示范场景,为航线规划、起降服务、安全飞行等提供产品和服务。

以备受关注的低空文旅气象服务场景为例,利用低空飞行器,如直升机、热气球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独特的空中观光体验,无人机灯光秀和空中特技飞行表演可呈现高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


图源:南京交通

此前,以数智赋能低空经济已在南京上空“盘旋”许久。2024年11月,南京市气象局自主研发的“南京低空飞行气象服务保障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能满足不同飞行场景需求的2周以内逐日到分钟级、水平分辨率2.5公里到500米、垂直分辨率1公里到50米的强大预报预警功能,开展不同航线飞行活动气象环境评估,实现精准放飞、安全调度等功能。

自接入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以来,该平台为日均1000余架次的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此外,以该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基于数字孪生的特大城市立体交通气象保障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获评城市气象科技联盟“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及“数据要素×”江苏分赛气象赛道一等奖。

低空经济实力“硬核”

低空经济主要分为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及综合服务4个方向。近年来,南京加快低空经济产业链布局,在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重点产业方向均有布局。

发展低空经济,南京底气十足:在低空制造产业,集聚有融通无人机公司、中航金城、拓攻(南京)机器人农用植保无人机公司、南京亿维特eVTOL研发公司等整机制造领域优质企业;在低空飞行产业,集聚有大翼航空、若尔航空、新航线等专耕应急救援、空中游览、飞手培训领域的优质企业;在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产业,集聚有莱斯信息、智慧航空研究院和天城交通研究院等专业从事飞行指挥调度、测绘导航服务等领域的优质企业。


图源:南京发布

不仅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南京还拥有雄厚的创新实力。南京拥有南航、南理工、南信大以及紫金山实验室、中电14所、28所等多所涉航高校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建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领域科创平台。在试验区建设方面,构建了“一中心两平台”运管体系,管控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建成了全国首个5G组网、经民航认证授牌的省内唯一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


图源:南京发布

解锁“低空+”应用场景

不止于城市空中交通,个性化旅游、多样化物流等需求的增加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政策和产业的双重推动下,南京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2024年7月6日,一架“丰舟90”型无人机耗时24分钟、航程近40公里,将一份重要文件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送抵该校明故宫校区。据了解,此航线是目前全国低空无人机航运物流运营航线里,航程最长且横跨长江的一条航线,实现首个跨校区物流运输场景应用,助力跨校区配送精密科研教具、文件等贵重物品。


图源:南京交通

南京邮政联合南京移动在高淳螃蟹养殖基地实现无人机揽收场景应用首飞;在长江南京段,诸如跨江运送医用品、长江巡检、为船员配送物资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见;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到浦口区人民医院、浦口区中医院的两条无人机医疗血液运输寄递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场景在南京正日益丰富。

目前,南京以场景为牵引,已编制完成了涵盖公共服务、生产作业、低空运输、航空消费四大类别的25分项80子项低空应用场景指导目录。其中,低空运输类场景主要包括低空客运、货运两类,可满足城市空中客运、低空物流运输等社会需求。

文/汤心慈

资料来源:南京日报、极目新闻、扬子晚报、紫金山新闻、南京交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