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鄄城县坚持“为车减负、为马赋能”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充实基层力量,为“小马”赋能。通过“减上补下”的方式,向镇街下沉行政编制17名、事业编制102名,累计向镇街充实工作人员65人,全县配备社区工作者676人。同时,将县级派驻机构纳入镇街工作体系,接受统一领导。举办干部教育培训班8期、社区工作者培训班2期、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6场;通过镇街党校、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灯塔书屋等载体,培训农村干部和党员1万余人。持续推动“多格合一”,调整设置网格663个,配备网格员663人、兼职397人,明确6个方面管理标准。推进“1+1+N”“兴菏惠民”服务联盟,共建成“一店多能、集成服务”服务点75个,形成党建引领、企地共建参与乡村治理新模式。落实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具体措施,提升“暖心驿站”15处,成立“红骑先锋”志愿服务队,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精简工作内容,为“大车”减负。县级议事协调机构由74个减到25个,精简66%,镇街279个协调机构全部撤销。将原有的“七办五中心”整合为“五办四中心”,统一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强化镇街党的领导机制体制和机构设置。重点推动清理“滥挂牌”现象,开展遍访督导行动,累计清理不规范牌子3600余块;建立村(社区)挂牌工作准入审核制度和村(社区)工作事项、印章使用范围、综合考核评比项目、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事项、悬挂标牌等6张清单目录。组织开展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排查,解散微信、QQ、钉钉等社交媒体和非必要群组近千个,迁移至“山东通”工作群组300余个;推进“爱山东”分厅建设,接入幼儿入学登记、义务教育入学、水电暖燃等高频应用政务服务事项252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菏泽日报记者 胡德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