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老师和家长有没想过?为了眼前的一点成绩让孩子过早透支,牺牲了快乐、童趣与活力。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说句难听话,有些孩子已成了一直趴在桌子上做作业的生物。在学校从早学到天黑,甚至课后托管都要拿来上课 ,还有副课也被占。放学写回来匆匆吃了晚饭继续写,周末补课接着写,寒暑假依然写。几乎时间都在为学习拼命。
邻居家有个孩子,读六年级、平时在补习班全托、周末、假期请家教,每年寒假里只休息一周,暑假休息两周。
我好几次跟这位家长沟通,多给孩子活动空间,这样补课会适得其反。可是他依然如此,我都担心这孩子到初中高中能否承受得了?
但是这类家长还真不少啊!
尽管国家一再在喊减负,但是现状没什么改变。
学校老师的绩效奖金和学生成绩挂钩,老师拼命抓成绩,学生负担就不可能减轻。
有学校传出高中实行双休,这个消息不知真假,目的是减负、但大多数家长又偷偷地给孩子报班补课。
这样一来,减负等于零。现在小学生都卷成这样了,高中就更甚了。
培训机构资本逐利性与家长焦虑相结合,就有了补课市场,这让减负沦为一场“猫鼠游戏”。
有家长说,老师下发周六托管通知单,其实就是补课 ,我也懒得再扯皮,直接签了同意。
学生和家长的卷,其实可能是社会的缩影而已。
初中分流有50%左右就要去读职高,职高是什么样的学校,家长都心知肚明。千方百计要让孩子考上高中上个好大学 ,有个好工作。
如何才能减负?
- 中高考弱化分数权重,强化综合素质评价。
- 学校要落实到位,真正成为“育人”而非“育分”的场所。
- 家长改变认知,补课不是万能的,放下焦虑。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如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倡导的“常识教育”,就是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情感能力等,不是盲目追求分数。
现在的学校是老师抓成绩,家长搞内卷,学生精疲力尽。
更多的是家长的压力。这个社会教育观念太卷,家长盲目高标准严要求。让孩子没有童年的乐趣了。
家长不要拿自己的愿景来规划孩子的一生,尊重孩子的天分和兴趣等。每个孩子都不是千篇一律的。
不从根本上改变,任何政策都可能被对策消解。那么“减负”也沦为一场自欺欺人的表演。“减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