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等三人跟自己的母校“耗”上了。2015年时,他们进入合肥的徽商职业学院就读,本应在2018年7月份毕业的他们,在2017年7月份到参加校招的合肥柏鑫天诚商贸有限公司“实习”。没想到,2018年3月,公司涉诈案发,徐某等三人因诈骗罪获刑。出狱后,三人一直在跟徽商职业学院交涉。他们认为,学校没有对参加校招的单位把关以及跟踪学生实习情况,应该为此承担责任。对此,徽商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当初将柏鑫天诚公司纳入校招时曾到该公司考察过,没发现问题。经过这件事,肯定会引以为戒。校方也进行了补救,如果学生们要索赔,建议提起诉讼,他们会按照法院判决结果执行。


有师哥师姐就职的公司,连续三年来招聘

徐某是安徽滁州人,他和杜某、徐某某都是同一年就读徽商职业学院,这是一所三年制公办高职院校。而事情起源于2017年的一场校园招聘。


徐某称,2017年7月份,他们就开始找实习单位,而每年7月份都会有很多公司到学校招聘。当时,合肥柏鑫天诚公司就是校招企业的一员,该公司曾在学校教室召开宣讲会,学校还组织各个班级去听讲。

徐某某说,这家公司到学院招人已是第三年。在宣讲会上,在该公司上班的师哥师姐也登台宣讲,还有老师表示这公司不错。

最终,三人都被该公司录用。


进入公司拉人投资黄金,客户多数亏损严重

据三人介绍,他们进入柏鑫天诚公司以后,就被分派到不同的小组,每天工作是拨打电话,遇到有投资股票和黄金意向的人,就邀请其加微信好友,拉到相关的“投资群”,让对方到“香港中富金业”平台进行投资。

徐某说,他们的身份被塑造成“投资顾问”。在拉人入群后,客户会被推荐给“指导老师”,即他们所在小组的主管以及公司老板。

徐某说,客户买进卖出一次为一手,每交易一手黄金是1000美元,收取50美元手续费和50美元差价。根据协议,公司分得84美元,每个小组主管和组员分别得到60至70元人民币。

现代快报(爆料邮箱:xdkb123@163.com)记者看到了合肥瑶海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此案中,各被告欺骗客户在不真实的黄金交易市场上入金,导致客户大量亏损。亏损资金达21461764元,柏鑫天诚公司分得1500余万元,两位负责人各获利160万元左右。徐某、杜某等三人工资和提成收入五六万到七八万元不等。

认为学校把关不严,三人向学校索赔

2019年12月,合肥瑶海区人民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数十人被判实刑和缓刑。据了解,涉诈公司目前已经解散,公司老板仍在服刑。

法院认定徐某、杜某、徐某某三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辅助作用,系从犯”,三人被判有期徒刑4年至5年6个月不等。除了退还工资提成,徐某等三人还被处罚金7万到10万元。法院还要求各被告承担退赃责任。

徐某说他们无力承担罚金与退赃,因此三人出狱后一直背负失信被执行人身份。

杜某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不是故意参与犯罪,主要是涉世未深,加上对学校的信任所致。徐某某说,出狱后很多事情做不了,又背负失信人员身份,外出务工无人敢用。

校方:建议学生提起诉讼

对于徐某等三人反映的情况,徽商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初将柏鑫天诚公司纳入校招时曾到该公司考察过,那时没发现该公司有什么问题,后续实习跟踪反馈也没发现异常。经过这件事,肯定会引以为戒。校方也进行了补救,徐某等三人的失信身份目前在网上已被屏蔽,未来还要和法院进一步沟通,有望彻底将三人从失信名单中移除。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教育部等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要求对企业资质深入摸底和考察。

院方人员表示,这么多年学院一直在积极处理,还设法为学生介绍工作、给予物质帮扶。如果学生们要索赔,建议提起诉讼,他们会按照法院判决结果执行。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孙玉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