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过后,空气中湿度逐渐上升,易加重人体湿气,使人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甚至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因此,雨水后更要重视养护脾胃

雨水节气饮食

应遵循“省酸增甘”原则

“省酸增甘”以养脾的原则,就是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以养脾胃。红枣、山药、南瓜、小麦、萝卜、莲子、薏苡仁等,都属甘味食物,雨水前后可适当多吃。

同时,可适当摄入具有辛香气味的蔬菜、调料,如韭菜、葱、香菜,既有助于春季生发阳气,脾阳得助改善脾胃运化,还能起到祛除寒湿之邪的作用。


运动形式最好采用较温和的方式,比如散步、易筋经、八段锦等。对于年老体弱、脾胃功能虚弱的人来说,散步显得更为重要,可以养神、舒筋、消食。

睡前摩腹能很好地健运脾胃,养护阳气。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便秘,逆时针按摩腹部缓解腹泻。可以仰卧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腹部旋转按摩约100—300次,采用中等力度,不引起疼痛为宜。

雨水节气这份食补方子请收好

“调养脾胃”是雨水时节的养生重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介绍,雨水节气,给大家推荐一个药膳——雨水青丝烙

将萝卜、芥菜杀水之后放上一些面粉、小葱、鸡蛋,放胡椒粉和盐适当调味。锅上放上一点油,关键是放上两片白芷,炒香以后再放上做好的面糊。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糊塌子,能起到温中健脾和胃化湿的作用。

雨水节气应怎样保护脾胃?

保护脾胃第一步:顺天时晚睡早起

这段时间白昼悄然拉长,黑夜则逐渐缩短,为顺应自然的节律变化,人们应当调整作息,适当缩短睡眠时长,晚睡早起,以利阳气生发。具体而言,建议每晚在11点之前进入梦乡,早晨则在7点之前醒来,迎接新的一天。

保护脾胃第二步:饮食调养适宜清淡

雨水时节,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多吃时令蔬菜:春季时令蔬菜丰富,如菠菜、韭菜、莴笋等,具有清热、养肝、润燥的功效。

保护脾胃第三步:情志调养 放松身心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免影响脾胃功能。学会放松身心,适当进行休闲活动,如听音乐、绘画等。

保护脾胃第四步:避免不当行为伤脾胃

1.避免暴饮暴食,应遵循适量、定时、定量的原则。

2.避免过食生冷,过食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

3.避免久坐,久坐伤脾,坐的时间长了,不利于消化功能,导致食物积聚在体内。

雨水节气 呵护健康

这些误区要绕开

误区一:吃素食就能养胃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介绍,吃素食就能养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比如韭菜、蒜薹、燕麦这些都是素食,但都不好消化,何来养胃之说?素食是否能养胃,取决于它跟什么搭配和如何选择这个素食来食用。比如有一些人长期食用单一一种素食,反而会出现营养不良。

所以我们在选择素食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搭配,比如选择像小米、南瓜、山药这些素食,它们既容易消化,同时还能改善我们的脾胃功能,这样的选择才是合理的。

误区二:每顿都少吃就能养胃


张晋介绍,每顿都少吃就能养胃也是错的。如果每顿都少吃,长期这样会导致胃的容积减少。胃就像一个气球,撑的时间长了会大,如果长期不撑就会容积变少。吃的食物又少,胃分泌的消化液也会减少,不仅不会养胃,反而会导致消化功能受损,会出现一些消化障碍。

如果恢复正常的饮食量,有可能会出现胃胀难受、胃饱胀感。除了这样,如果我们饥一顿饱一顿,忽饥忽饱、饥饱不调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不好的,对我们的脾胃是一种损伤。

误区三:呼气试验可以替代胃镜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医师杨云生介绍,呼气试验可以替代胃镜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幽门螺杆菌检查呼气实验是反映了现在胃里到底有没有幽门螺杆菌,一吹气我们就检查出来了,如果是阳性的,就表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会造成胃里很多病变,比如慢性胃炎,有的甚至会发展成胃癌。这时就需要用胃镜去看,在看的基础上还会取病理去诊断。所以这两个检查是不一样的,有时我们是需要两个检查同时进行的。

小编提醒各位市民朋友

养护好脾胃

调整好自己的作息

认真对待一日三餐

【央视新闻】【荆楚网】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温馨提示:“中国舟山普陀”公众号已更名为“普陀潮”。因微信推送规则调整,想要继续获取本地权威信息、一手资讯,请将“普陀潮”设为星标⭐️,并在每次阅读后点击“赞”和“在看”

保护脾胃,健康饮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