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首要任务、战略任务,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强信心,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



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



代表点评

在“护”字上做好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

广西南丹南方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锌冶炼厂厂长 韦振仁

2024年,广西检察机关在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有几点做法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护”大局。充分履行法定职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服务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二是“护”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非法经营、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同时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三是“护”航。出台机制为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提供法治支撑,服务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建设,同广东、海南等地加强跨区域协作,服务保障高水平开放发展。

我建议检察机关继续在“护”字上做好文章,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用更多的“护”字实招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更大检察贡献。



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图为近日该院“片区护航员”走访问计郑州国际陆港,找准检察服务保障切入点。



2024年5月,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走访调研老字号品牌英雄金笔厂,了解企业法治需求。



2024年3月,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直播间,开展涉企普法直播。(资料图片)

检察故事

亲历性司法锁定侵权产业链

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官杨扬琴在回访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中的被侵权企业时获悉一个好消息:案件办理后,2024年该企业线材订单较2023年大幅增长,最多的一个月同比销售额增加了一个亿。

张家港是全国特钢生产重镇,当地钢铁行业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由于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上假冒注册商标的线材产品也随之出现。

2023年7月,某知名钢铁公司收到客户反馈:在外地某工地看到有假冒该公司的线材。该公司工作人员赴工地现场看到成堆的线材上贴着该公司商标,但商标印刷粗糙,显然并非正品,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随即立案侦查。

因案值较大,公安机关邀请检察机关依法介入。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固定销售明细、纳税记录、银行流水等关键证据。经查,2022年以来,董某等3人经过预谋,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共计销售假冒线材1900余吨,销售金额760万元。2024年4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张家港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杨扬琴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承接供货的工地遍布苏浙皖多地,大概有四五十处,“侵权线材到底售卖了多少,又具体流向了哪些工地,目前证据尚不充分”。于是她决定和办案民警到工地上走一遭。此后数月间,检察官和民警深入3省20余处工地一线,调取合同、产品质量说明书、工地记录等千余份书证,补充了近百份证人证言、梳理出500G的电子数据,将涉案数额从1900吨增加至4628吨,销售金额从760万元增加至1975万元。至此,一个跨区域假冒注册商标产业链逐渐清晰。

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犯罪嫌疑人董某等3人为牟取利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采购价格较低的品牌线材后,以运输途中换吊牌的方式假冒注册商标,销售金额1975万元,违法所得合计100余万元。2024年9月,张家港市检察院在对该案提起公诉的同时,支持被侵权企业同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自主钢铁品牌易遭侵权等问题,2024年12月,检察官到被侵权企业开展定制化普法宣传,帮助企业加强对风险防范、商标保护、维权手段的认识。目前,企业已采取定期检测市场动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同管理等措施防患于未然。(作者:卢志坚 陈梦清 李冰)

来源:检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