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297)

轰动一时的盗伐北平古柏案主角——谭计全

谭计全(1905-1977),广东台山人。县立高级小学毕业,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附中肄业。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



毕业后留校,任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训育副官,参加孙文主义学会。从毕业后开始,逐渐显露出在文学写作方面的特长,在民国时期的各类报刊杂志上,曾发表过大量的文章,并出版过写作的多部小说、剧本,其在国画方面也是颇有造诣,可以说是个标准的文人墨客。

1926年3月,任军校第五期政治部(主任邵力子,后邓文仪,黄埔一期)中校秘书。1927年5月,兼任军校编辑委员会(委员长邓文仪兼)委员。

同年调任北伐东路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第二补充团(团长李赓)中校团附,浙江警备师(师长范汉杰,黄埔一期)参谋处长。

1928年3月,张发奎余部第四军(军长缪培南)奉蒋命令自粤北上,参加二期北伐,谭计全调任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吴奇伟)政训处主任。

1929年3月,任淞沪警备司令部政训处(主任伍瑾璋,黄埔一期)秘书。



1930年,喜爱文学的谭计全,在上海闸北创办了“正午书店”,出版了自己写的小说《自杀之前时工作》,该书店还翻印出售过一些进步书籍,与一些左翼作家走的很近,如与欧阳山(小说《三家巷》的作者)就是好友,还出版过张天翼的《鬼土日记》,还有些左翼作家用这个书店来做接头和通信的地址。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书店在日军轰炸中被毁,后搬到棋盘街,规模变小了,店员也由几十个减少到只有一个店员,就难以为继了。

同年5月,谭计全的连襟黄绍竑(桂系首领之一,与李宗仁、白崇禧并称桂系三巨头)出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8月,陈铭枢辞去交通部长的职位,由黄绍竑兼任代理交通部长,谭计全靠着黄绍竑,被任命为交通部交通职工事务处主任。

1933年11月,黄绍竑又在内政部给谭计全安排了个职位,担任设于先农坛内的内政部北平坛庙管理处(后改名管理所)主任。负责管理北平11坛、16庙、19祠。同时兼任内政部北平地产清理处委员。

1934年2月,谭计全盗伐大批古柏活树的事情被爆出,迫于舆论压力,内政部派员调查此事,查明北平坛庙管理所以锯伐虫害残枯树木为名,对天坛、先农坛、日坛、月坛等处刨伐、砍伐枝干数百棵,皆系明朝种植的,已有五百余年,且大多为活柏。

谭计全声明辩称所伐古柏为枯树,已报黄绍竑部长批准,所伐树木卖给了鸿林木厂,可计价仅五千三百余元。后查明与实际价格差距巨大,谭计全被停职,记大过一次。

同年12月,国民政府检察院提劾内政部北平坛庙管理处主任谭计全捏造部令盗卖古柏案。

1935年12月,国民政府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决议,谭计全免职,并停止任用十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因战事吃紧,蒋介石将长江中下游各省的省主席由文人都换成了军人出身的人担任,曾担任过浙江省主席的黄绍竑接替朱家骅,再次担任浙江省主席。

谭计全靠着黄绍竑,担任了浙江省兵役管区司令部(1938年3月改组为军管区司令部)编练处处长。后调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宣铁吾,黄埔一期)政治部主任,并兼任浙江省军管区司令部国民军训处处长。

1938年6月,成立浙江省国民抗敌自卫团总司令部,省主席黄绍竑兼任总司令,省保安处处长宣铁吾兼任副总司令,谭计全兼任政训处处长,并创办《浙江军训》月刊,后改半月刊。

同年9月,调任当时的浙江省政府所在地金华县县长。1939年1月,成立金华抗敌剧团,谭计全兼任剧团团长。同年5月调任浙江省军管区(司令黄绍竑兼)少将政治部主任。

1940年末,兼任三青团浙江支团筹备处(主任宣铁吾)干事。1943年2月,三青团浙江省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三青团浙江省支团部,谭计全当选为干事。同年5月,浙江省设立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六县,谭计全任专员兼保安司令,驻淳安县。

在抗战期间,谭计全也没有停止文学创作,曾发表小说《爱的心》,并举办了画展。





1945年10月,调任浙江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1947年,创作抗战题材剧本《双重奋斗》。4月,浙江省第一行政区被裁撤。

同年秋,受时任“国防部新闻局”(后改名政工局)局长的邓文仪之邀,出任新闻局第二处少将处长,曾出版过“戡乱”系列小丛书,颇受邓文仪的青睐。

1948年末,当淮海战役局势紧张时,邓文仪认为宣传工作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将谭计全调任少将编译专员,由负责情报工作,对前线战局比较了解的张六师接任了第二处处长。

1949年,谭计全到香港,曾任旅港黄埔同学联谊会(理事长贾伯涛,黄埔一期)理事。六十年代到台湾,1968年,在台湾中华书局出版过一本《白话文文法十四讲》。1977年去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