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韩国美女朴真珠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每天在社交平台分享美食,点赞、转发量都不少。
这些年,她去过首尔大大小小的网红店,尝遍了各色韩餐,自认为是个称职的美食达人。
可谁能想到,一次中国之旅,朴真珠因为一桌开胃小菜就破了防。
01
我叫朴真珠,是一个生活在首尔的小博主,平时最爱做的事就是拍照、美食探店,然后分享给我的粉丝们。
前两天刷手机的时候,又看到不少韩国朋友发来的中国旅游视频,自从中国对韩国免签后,去中国旅游的韩国人突然多了起来。
“真珠啊,你看李智恩在上海吃的这个小笼包,看起来真的很好吃呢!”我的闺蜜朴敏珠坐在我旁边,一边看视频一边感叹。
这段时间,我的社交媒体首页被各种中国旅游视频刷屏了,有人在北京爬长城,有人在西安吃羊肉泡馅,还有人在成都挑战麻辣火锅,看着这些视频,我也心动,我从没有去过中国。
出发前一天晚上,我妈妈在我收拾行李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保温袋。
“真珠啊,妈妈给你准备了些泡菜,带上吧。”她的眼神中满是担忧,“听说中国的饭菜和我们不一样,你要是吃不惯怎么办?”
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谢谢妈妈,但是我这次就是想要体验真实的中国。如果连最基本的饮食都要带着自己的东西,那去旅行还有什么意义呢?”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查了很多攻略。上海似乎是韩国人去得最多的城市,而且那里的夜景看起来真的很美,建筑也很有特色。我决定就从上海开始我的中国之旅。
订机票的时候我才发现,从首尔到上海只需要不到1个小时,比我想象的要近得多。
看着确认的订单,我突然有点紧张,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
我在网上下载了各种翻译软件,还有他们常用的支付软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航班即将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请系好安全带……”
广播声将我从浅眠中唤醒。我揉了揉眼睛,透过舷窗向外望去——天空湛蓝,云层如棉,阳光灿烂。
机翼下方,一座宏伟壮观的现代化都市正缓缓展现在我眼前: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高架桥如龙般蜿蜒,而远处隐约可见的是湛蓝的海湾和繁忙的港口。
“这就是上海吗?”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看起来比首尔还要现代,还要国际化。
下了飞机,沿着长长的廊桥走进航站楼,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宽敞明亮的大厅,高耸的玻璃穹顶,流线型的设计,还有各种智能化的设施——自助值机、人脸识别通关、智能行李传送系统……
这里的现代化程度丝毫不亚于仁川国际机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胜一筹。
打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插曲,我用翻译软件告诉司机酒店地址,他就按下了计价器。
一路上,我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高楼大厦,街道整洁宽敞,完全颠覆了我对中国城市的想象。
到了目的地,司机示意我看计价器,我第一眼看成了8000,吓得脸都白了。
我记得攻略里说,从机场到市区大概200-300人民币,8000也太离谱了吧?但是语言不通,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当我颤抖着准备付钱的时候,司机看出了我的疑惑,赶紧指着计价器重新给我看:“八十,八十!”他还用手比划着数字。我这才发现自己看错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手机支付了车费。
酒店是我精心挑选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就在南京路附近。一进门,大堂经理就用流利的英语欢迎我。
房间比我想象的要大,落地窗外就是黄浦江的景色,浴室里的用品也很讲究。我躺在柔软的大床上,感觉自己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我决定先去觅食。前台推荐了附近一家网红中餐厅,说是他们家的招牌菜很适合韩国人的口味。
走在南京路上,喧嚣热闹的氛围让我想起了明洞。我看了看手机导航,想象着接下来会遇到怎样的美食体验,突然觉得这趟旅程可能会比预想的有趣得多。
毕竟,第一天就给了我这么多惊喜,这座城市一定还藏着更多等待我去发现的精彩。
02
走进餐厅的第一感觉就是“高级”,服务员递给我一个平板,示意我扫码点餐。
这种点餐方式在韩国也越来越普及,但没想到在中国已经这么普及了。菜单上的每道菜都配有精美的图片,这让我这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倍感亲切。
“这个麻婆豆腐看起来好像很辣?”我指着图片问服务员,她用蹩脚的韩语回答说可以调节辣度。这让我很感动,看来这家店确实很照顾韩国客人。
没过多久,一盘色泽红亮的麻婆豆腐就端上来了。第一口就让我惊艳不已,豆腐嫩滑,酱汁浓郁,辣味和麻味在舌尖跳动,却不会太过刺激。
这和我在首尔吃过的完全不一样,韩式改良版在这道正宗的四川菜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请慢用,这是赠送的茶水。”服务员端来一杯清茶,我尝了一口,淡淡的茶香在口中萦绕,竟然意外地搭配这道麻婆豆腐。
结账的时候发现这顿饭才花了128元人民币,换算成韩币大约25000韩元,在首尔这个价位最多只能吃到普通的中餐。
从餐厅出来,我看到街对面的奶茶店前排着长队。我本来不太喜欢排队,但看到队伍里有不少韩国人,就也跟着排了起来。
“欧尼也是第一次来上海吗?”前面的韩国女生转过头来问我。原来她们是大学生,专门来中国“美食巡礼”的。我们聊着天,队伍渐渐向前移动。
终于轮到我点单,我选了店员推荐的茉莉奶盖茶。第一口下去,我就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排队了。
绵密的奶盖带着淡淡的咸香,下面是清爽的茉莉茶,层次分明又和谐统一。这哪里是奶茶,简直是艺术品!
漫步在上海的街头,我开始注意到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外滩的欧式建筑庄重大气,像是一部凝固的历史;
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则直插云霄,闪耀着现代都市的光芒。这种新旧交融的感觉,让我想起了首尔的北村韩屋村和江南区的对比,但上海的反差似乎更加强烈。
我站在外滩的栏杆前,看着对岸的浦东新区。江南区引以为傲的高楼在这里似乎并不起眼,眼前的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大厦等标志性建筑,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雄心。
“需要拍照吗?”一个拿着相机的大叔用韩语问我。原来这里有专门为游客拍照的摄影师,他们甚至还学会了简单的韩语和英语。我欣然同意,在夕阳的映衬下,让他帮我拍了几张照片。
我把照片发布到网上,配文:“韩国到上海仅需1小时,却像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现代化程度远超我想象。
不到五分钟,评论区就热闹起来:
“真珠啊,是不是被骗了?那肯定是摆拍!”
“上海确实很发达,我去年去过,比想象中好太多了!”
“听说上海比首尔的地铁还要方便,是真的吗?”
城隍庙的建筑古色古香,但商铺里的支付方式却很现代化。我跟着韩国女生们尝了很多小吃:生煎包、蟹壳黄、梨膏糖……
“上海真的太让人惊喜了,”我一边吃着手中的小吃,一边感叹,“比我想象中要发达得多,服务也很周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外滩的建筑亮起了璀璨的灯光,游船在黄浦江上来回穿梭。
我站在江边,感受着微凉的江风,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03
晚上,我决定去一家本帮菜馆尝尝正宗的上海菜。这家店位于南京路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据说是老字号,在韩国旅游博主中口碑很好。
推开雕花木门的那一刻,我就被古色古香的装修惊艳到了。服务员引我入座,还没等我开口点菜,就端上来一排精致的小碟子。
“这些都是我们的开胃小菜,您可以先尝尝。”服务员介绍道。
我愣住了。眼前摆着几种不同的咸菜,有酱萝卜、糟青菜……每一种都色泽诱人。
我夹起一筷子酱萝卜,入口清脆爽口,酸甜可口;梅干菜的咸香浓郁,回味无穷;糟青菜则带着淡淡的酒香,别有一番风味。
“这些……都是正式的菜吗?”我忍不住问道。
“是的,这是上海的传统,”服务员笑着解释,“不过这些只是开胃小菜,您要不要点些我们的招牌菜?比如葱烤鳗鱼、红烧肉、清炒虾仁?”
在韩国,泡菜是餐桌上的主角,但在这里,各式咸菜居然只是开胃小菜?我突然觉得自己以前对中国菜的认知实在太浅薄了。
当红烧肉端上来的时候,我再次被震惊了。每块肉都色泽油亮,入口即化,甜而不腻。
清炒虾仁更是让我惊讶,如此简单的烹饪方法,却将虾肉的鲜甜发挥到了极致。
“这简直是一场味觉盛宴!”我边品尝边在心中感叹。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最后一天。这几天,我去了东方明珠、外滩、豫园,还特意去参观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看着那些历史照片和文物,我感受到了中韩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
我还去了很多韩国人推荐的海底捞。刚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等位区居然有美甲服务,休息区还有零食和水果随便吃!
小料台上有好几种新鲜水果,都是自助的,可以随便拿,我吃了好几盘西瓜和哈密瓜。
“欢迎光临!”服务员热情地招呼我。我这才注意到,店里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韩国客人。
等了约二十分钟,我被领到座位上。服务员帮我系上围裙,还给我系了个可爱的发带。
汤底、食材、蘸料,每一样都有详细的韩语说明。我点了招牌鸳鸯锅和一些韩国人容易接受的食材。
“这个是送给单人客人的布娃娃,可以陪您一起吃饭。”服务员递给我一个可爱的布偶,我忍不住笑了,好可爱的服务。
在机场候机时,我看到不少韩国人提着青岛啤酒和各种零食。
一位阿姨跟我说,她专门买了一个行李箱装吃的,“中国的美食太让人念念不忘了”。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趴在窗户上看着渐渐远去的上海。街道渐渐变小,高楼慢慢模糊,但这座城市给我的震撼却越发清晰。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几十条有关上海的帖子。评论里,很多韩国网友都说想来体验。
我笑着回复:“来吧,这里比你想象的更精彩。对了,别带泡菜来,这里的美食会让你完全忘记泡菜的存在。”
回到首尔的第一天,我就开始想念上海的味道了。妈妈问我旅行怎么样,我说:“妈妈,下次我带您一起去,我要让您也感受一下,原来泡菜真的只是一道小小的配菜。”
妈妈露出疑惑的表情,而我却笑而不语,心里已经在计划下一次的中国之旅了。
毕竟,我还没去过北京、成都、西安呢,听说那些地方的美食更是让人难忘……
如果喜欢本文章,或者有什么观点可以发表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同时可以点点关注,账号会持续更新精彩故事,你的评价和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