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在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区,有一棵300余岁的古皂角树,其树干正直高大、皂荚可涤污除秽,被视作人民司法的象征。

十年前,2015年1月,最高法第一、二巡回法庭分别在深圳、沈阳设立。这棵古皂角树的种子,被第一巡回法庭的干警带到岭南种下。

为实现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巡回法庭制度设计,2016年11月,最高法第三、四、五、六巡回法庭分别在南京、郑州、重庆、西安设立。

十年悉心呵护,第一巡回法庭的皂角树长得亭亭玉立。十年巡回法庭制度运行,群众亲切地称最高法各巡回法庭为“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各巡回法庭将公平正义赓续播撒到祖国四方,将司法为民的温度传递到群众心里。

发挥裁判示范作用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的重大决策部署。

各巡回法庭是最高法在地方常设的派出机构。设立巡回法庭,既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也是最高法的自我革新。

第一巡回法庭受理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区)内应当由最高法受理的有关案件。十年来,第一巡回法庭审理各类案件18900余件;依法再审顾雏军案,坚持有错必纠,向全社会释放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支持民营企业守法经营健康发展的政策信号;公正审理“包工头”认定工伤案,贯彻平等保护全体劳动者价值导向;依法审理某酒业公司亿元存款失踪案,促进金融机构加强管理、保障行业安全。

第二巡回法庭受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内应当由最高法受理的有关案件。第二巡回法庭审理的鸿基米兰房地产公司虚假诉讼系列案,是近年来人民法院针对虚假诉讼行为开出的最大“罚单”,向社会传递虚假诉讼将受到严厉惩罚的信号。依法纠正聂树斌案等重大冤错案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十年来,最高法各巡回法庭审结案件88205件,公正高效审理一大批疑难、复杂、社会关注度高、跨行政区划的重大案件,依法确立裁判规则、统一法律适用,有效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规范社会行为、引导社会预期。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法官和干警从最高法来,到各巡回法庭去,积极服务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巡回区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

第一巡回法庭积极支持和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牵头出台为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和横琴合作区深度发展提供服务与保障的意见以及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2018年6月,最高法依托第一巡回法庭毗邻港澳、面向世界的区位优势,设立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第一巡回法庭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建立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多元解决平台,致力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跨境国际商事纠纷解决贡献中国智慧。

近年来,第二巡回法庭与时代共奋进,凝聚东北全面振兴合力,牵头制定《关于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先后主办四届长白破产论坛和2023长白法治论坛。加大巡回区薄弱法院帮扶力度,成立脱薄帮扶指导工作专班,制定帮扶方案,由法庭领导带队进行实地调研,逐案分析指导,形成个性化分析报告,为同类问题借鉴指导。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各巡回法庭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区位优势,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如我在诉”化解矛盾

“如我在诉”,是巡回法庭干警的办案自觉。他们巡回开庭,便利当事人诉讼;现场办案、多方协调,在服判息诉上做功课;细致调解、公开听证,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定分止争实质化解矛盾解纷上下功夫。

十年来,第一巡回法庭接待来访群众8.7万余人,接谈申诉来访1.8万余件,收到群众来信3.8万余封。

近五年来,第一巡回法庭登记接谈案件年均降幅12.3%,解纷作用显现。第一巡回法庭通过健全巡回区上下级法院涉诉信访联动机制,全力以赴解决群众现实问题;与广东邮政开展“法邮”合作,高标准做实“有信必复”;加强涉诉信访源头治理,努力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涉诉信访。

第二巡回法庭实行领导带头办理难案积案,与巡回区各高级人民法院建立周碰头、月通报、季会商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增加接谈窗口和人员,减少群众等待时间,实行刑事接谈“当日接谈,当日清结”制度等,努力以最公正的案件审理、最耐心的释法说理、最贴心诉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和期待。

“浑南世纪路的大法庭,是‘家门口’司法为民的约定。”第二巡回法庭干警们如是说。

各巡回法庭离群众更近、离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更近——

他们把便利留给群众,在巡回区设立巡回审判点,到群众身边为群众解难题;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对符合申请再审条件、材料齐全的案件及时立案并流转案件材料到本部;对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不符合法律、司法解释要求的,坚持“一次性全面告知”原则,避免群众多跑腿;积极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开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的便捷。

他们把压力留给自己,各巡回法庭加强相关工作督办,临近案件办理期限“亮灯”提醒;制定长期未结案件台账,由庭领导牵头督办;召开公开听证会、建立来访人员救助机制、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共同参与,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当巡则巡”“能巡尽巡”

2024年以来,为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最高审判机关的需求和期待,进一步做优做实党中央明确的关于巡回法庭“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功能定位,同时,也为进一步强化最高审判机关指导全国审判工作、统一法律适用的审级职能,最高法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巡回法庭工作机制改革,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推进完善巡回法庭案件受理分配机制、案件巡回办理工作机制、涉诉信访接访化解机制等改革举措,在强化最高法对下监督指导职能的同时,更好发挥了巡回法庭就地解纷的、便民利民的作用,不断做深做实“群众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

2024年,最高法院本部各审判庭共868人次赴巡回法庭、巡回区相关法院、当事人住所地、纠纷发生地开展巡回审判,涉及案件1527件。

最高法民一庭以巡回审判为契机,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下指导,采取“点对点”“面对面”方式开展辅导,定期制订工作清单并监督落实,努力提升一审、二审办案质效。

最高法民二庭确定5个相对固定的审判团队分别负责各巡回法庭的案件办理,采取“繁简分流”“压茬开庭”等举措,不断提高巡回审判工作效率。

最高法民三庭挑选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案件开展巡回审判,涉及专利、商标侵权,技术合同等类型,有效提升巡回地区相关案件审理水平。

最高法民四庭要求针对当事人众多的案件及系列关联案件,合议庭“应巡尽巡”就地调查、就地询问、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努力在当地实质性化解纠纷。

十载砥砺奋进,始终执着坚守,最高法巡回法庭改革步履不停。让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有更多更实的获得感,让“群众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不断走进群众心里,巡回法庭不断将改革蓝图转化为实践路径,赓续谱写出新时代为民司法新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