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巡庭领导到湖南省麻阳县法院开展联合接访。

2015年1月28日,第一巡回法庭在广东深圳挂牌,宣告了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正式落地。深圳这块改革热土,再次见证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破冰”。十年来,一巡联合院本部、巡回区法院、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健全完善涉诉信访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以为民初心绘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同心圆”。

联动审执治源头

“没想到一封信就解决了我家的大事,我再也不用到处申诉信访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年了。”2025年春节前夕,黄某向一巡法官表示感谢。事情源于2024年7月12日的一封申诉信。申诉人黄某和丈夫李某共同出资购买房产,后李某因违法犯罪被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房产被执行拍卖,拍卖所得未给黄某留下份额。黄某认为,原审判决及执行侵害了其在夫妻共同财产中的合法权益,请求予以纠正。

一巡人民调解员壮晓阳全面梳理案件材料后,初步认为原审判决确有不妥嫌疑,遂第一时间按程序征求院本部相关业务庭意见。经过充分研究论证,认定案涉房屋系黄某和李某婚姻存续期间共同购置,且并非李某以其违法犯罪所得购买,故依法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房产拍卖所得中属于黄某的50%份额应予退还。一巡随即督导原审法院作出补正裁定并及时执行回转。

涉诉信访的源头在审判执行工作。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增量;而涉诉信访工作恰如灵敏的“探头”,通过贴近一线、贴近群众听呼声、明诉求,也能推动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提升。为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一巡还会同院本部审判执行部门推动健全条线业务指导工作机制,将涉诉信访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商、联合调研等形式,商请本部相关业务庭对口专业指导,确保法律适用和工作标准统一。同时,将所涉重点问题、典型案例转化为“法答网”答问、案例库参考案例,促推条线业务工作提质增效。

贯通上下聚合力

“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能专门到县里听取我的想法,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次我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之后也不会再信访了。”信访人滕某很是释怀。

2024年9月,一巡副庭长刘峥来到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接访。在耐心听取信访人滕某意见后,刘峥针对其意见逐条作了解释回应,并建议召集供电公司、专业鉴定机构等相关单位召开简易听证会。大家一起评、一起议,最终帮助滕某解开了心结。

除了巡回法庭领导“下访”外,巡回区高院院庭领导也先后带队到一巡解决信访难题。2024年,巡回区高院院庭领导来到一巡接访、会商共计15次。巡回法庭庭领导与地方法院领导“双向接访”渐成常态。

上下联动还体现在涉诉信访工作全过程。一巡每月梳理上月来信来访情况,建立“重复访”专门台账,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申诉信访办理中发现的审执质效问题及时通报巡回区法院,督促相关法院对照问题甄别解决,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听、认真办。

汇聚各方解难题

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涉诉信访案件,一巡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各方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自2006年开始,信访人吴某因父母自建的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屋权属与其他5位兄弟姐妹聚讼近20年,虽年近七旬仍信访不止,不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更让亲情日渐淡漠。

一巡法官接访后,认为这虽是“小案”,但对当事人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在当地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因此绝不能“小看”,必须联动当地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为实现“一揽子”化解,一巡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会同当地法院和有关职能部门组成工作专班来到吴某所在地,组织开展11轮次“背对背”调解,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考虑历史因素和当事人具体情况,共同协商最佳化解方案。最终,吴氏一家放下恩怨,接受和解结果,重拾亲情温暖。

“之前我们久化不解。一巡积极协调了当地党委政府,让矛盾化解有了保障。大家共同推动解决,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案件办结后,原审法院同志深有感触。

2024年以来,一巡组织巡回区法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等各方力量召开联合化解协调会30余场,“联合会诊”疑难复杂案件,推动一批信访案件有效化解,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人民法院报·2-3版

责任编辑:屠少萌|联系电话:(010)67550734|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张馨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