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展现徐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委组织部、各街道(镇),特别推出“向新而生 汇心前行——我在街区当书记”系列报道。通过街区书记的视角,记录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举措、为民服务的点滴故事,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丰硕成果。
枫林街道振兴街区
党支部书记沈园
我是徐汇区枫林街道振兴街区党支部书记沈园。在做街区书记之前,我是一名居委干部,尽管拥有基层工作经验,但从“围墙内”到“围墙外”仍是全新的挑战。
自从当上了街区书记,我和支部的小伙伴们按照党工委明确的打造“四最”(距离最近、联系最勤、服务最暖、感情最深)党支部工作目标,每天穿梭在振兴街区的大街小巷、楼宇园区,用我们的脚步走出心连“新”的双向奔赴之路。
发放街区党支部服务联系卡(右一为沈园)
振兴街区共有5条路段,覆盖沿街商铺340家、楼宇园区990家、从业人员14821人、党员2519人,在枫林街道五大街区中商户数量最多、业态最复杂、楼宇占比最高。为了实现党组织在地理空间上与“两企三新”(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近距离接触,发挥根据地、供给地、实践地的作用,党工委精心选址,在振兴街区中心地带沿街设立党支部办公点,作为家门口的党群阵地,为新兴领域群体开展组织生活、举办集中学习、参与基层治理等提供场地支撑。
振兴街区党支部沿街办公点
路是走出来的,党建工作是干出来的。支部的小伙伴们充分发挥“铁脚板”精神,分路段、分店铺形成包干机制,开展了多轮全覆盖走访。
“我是振兴街区的书记,这是我们的服务联系卡。”线下,我们通过走街串巷,发放服务联系卡,扩大支部的知晓度,冬日来临,我们还贴心送上消防安全大礼包1000余份,增强商户楼宇消防安全意识;线上,建立一户一档,组建微信群,关注店家的经营动态和迫切需求。
下发消防安全大礼包1000余份
实打实的走访,让我们挖掘到沿街商铺、楼宇园区可提供的资源,精心制作“便民惠民”“政策惠企”宣传折页,连同“给街区商户的一封信”下发至各个沿街商铺。从全面摸排到精细走访,商铺的底数诉求更加清晰,支部与商户的关系也日益紧密。
“知屋漏者在宇下”,作为街区党支部书记,我深知,全覆盖行动并非简单的巡街,而是与商户建立“真联系”、洞察“真需求”。自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收集问题清单30项,每一项都关乎民生,每一件都牵动人心。
斜土路某商户因合同问题无法将店铺转型成服装店,与房东多番交流未果后,想到了寻求街区党支部的帮助。斜土路段的“路长”听闻后火速去现场了解情况,并再次与房东取得联系,沟通交流。经过数轮耐心细致的沟通,最终与房东达成一致,为商铺解决了诉求。宛平南路某商户遭遇粪水横溢状况时,第一时间想到了我们,支部同志迅速赶赴现场细致勘查,并联系社区物业进行应急处理。街道管理办迅速调动资源完成施工,彻底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解决路面粪水横溢
截至目前,支部已成功解决商铺各类诉求27件。支部与商户的情谊,在这些细微小事中逐渐累积起来,从起初的艰难“破冰”到如今能够深入交流,真是让人成就感满满。
我们通过打造“振兴好友·爱”街区党建品牌,凝聚沿街商户和楼宇园区,让他们从治理对象变为治理主体。
“书记,我想要入党,需要什么条件?”针对入党意愿强烈的新兴领域群体,支部举办入党启蒙第一课活动,14人参与,其中11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书记,生意难做,客流量太少了,能不能想办法帮我们引流?”面对商户的头等大事,我们以公益集市为平台,为商户搭建展销交流的机会;腊八节当天,沿街商户新利查餐厅主动慷慨解囊,捐赠45份热腾腾的腊八粥,为新就业群体送去温暖;我们还充分用活午间“一小时”,在同舟汇党群服务站推出“振兴好友·爱,浓情暖均瑶”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彩绘画等花式午间活动,备受企业白领欢迎……一场场符合各类市场主体特点的活动应运而生,进一步增强了新兴领域群体对枫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唯有用心用情,才能久久为功。2025年,振兴街区党支部将继续把新兴领域群体服务好、凝聚好、引领好,为打造安全、美丽、诚信、友好的枫林街区环境注入红色动力。
相关链接:“守灯人”的小“新”愿,把爱传递在阵地|我在街区当书记从“围墙内”到“街面上”,用心当好街区治理的“引路人”“主理人”“知心人”|我在街区当书记一个电话10分钟到现场!他们跑出服务“加速度”|我在街区当书记向新而生 汇心前行——徐汇区举办“我在街区当书记”交流展示活动
记者:王永娟
编辑:宁平英
校对:孙清渠
审校:韦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