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展现徐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委组织部、各街道(镇),特别推出“向新而生 汇心前行——我在街区当书记”系列报道。通过街区书记的视角,记录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举措、为民服务的点滴故事,展现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丰硕成果。
田林街道新苑街区
党支部书记缪梦怡
我是田林街道新苑街区党支部书记缪梦怡。不久前,街道领导问我,“缪缪,你的MBTI是什么?我看你这气场,简直是‘天选小书记’!”
MBTI,是时下流行的一种性格测试,可以从4个维度用8个字母分类16型人格,而我的街区工作“四步法”也恰好分了4个维度。于是,我通过自我分析,试图知道自己是否是街区书记的“天选人格”。
第一步就是要把党员找出来,E人的社牛属性助力不少。让党员亮身份,前提是我得把自己“焊”在群众眼皮底下:在2024年8月街区党支部成立至今的602次书记全覆盖走访中,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书记,有事找我”。我的联络方式24小时对外公布。截至目前,我已添加了街区里166家沿街商铺的微信,添加率85%。微信名是书记、头像是书记、连朋友圈封面都是党群中心,动态更新频率活像个“营销号”:活动预告、活动展示、“新”火燎原公益专栏,甚至还有“一月吃遍新苑”挑战……一句问候、一个点赞让大家感受到“组织在身边”。如今,街区党员数从最初的8名翻倍至16名。
把党员找出来还要把组织建起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传统法宝,而感觉型人格热爱关注细节。党员转入支部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谈心谈话,这是我坚持的“书记四必谈”。谈话后,我还会将提前准备好的磁吸名牌交给党员本人,请他加入组织“大家庭”。前段时间,我们支部有个“沪漂”小姑娘刚刚大学毕业,接过自己的名牌后,她沉默了一会,红着眼眶说:“原来我们有人管!”也是从这天起,她从“书记”改口喊我“书记姐姐”。
除此之外,有“仪式感”的主题党日也是增强归属感的不二“法宝”。依托三级党课资源,我设计打造了“3+N”模块化主题党日,至今已开展7次。11月,党员们还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苏嵘书记面对面,聆听身边人的楷模故事,在重温入党誓词中回望初心。
判断型人格注重计划与条理,这便要介绍我亲手打造的街区事务“一表通”。街区内商户的所有信息在这张表中都一目了然,包含走访日期、从业人群年龄、建议需求、解决情况、志愿服务意向等43列数据。根据数据,我甚至还绘制出了简单的“商户画像”。这张表还可以一键生成数据分析、一键筛选问题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一张在线共享表,根据不同身份开放不同区域的实时共享信息。例如,田林东路上有两家店铺由于店前公共区域卫生问题一直有矛盾。一方面,我翻阅红线图、开展劝阻、配送环卫设施;另一方面,我也同步请支部委员、属地城管队员第一时间开展相关检查。其他联络员在走访时,也会特意关注此处卫生问题并向我反馈。这一邻里矛盾的解决,还使得这一段路面上的商铺纷纷关注起了门前卫生。我的党员街长由衷感叹了一句:“还是我们书记有办法!”
我是一个情感型人格。在党组织效能发挥上,我更注重将心比心和团队合作。宜山路上有一家面包房,由于房东在注册时的失误,导致其8年无法成功申报门牌号。顾客找不到地址、快递收发不便,还将面临处罚。将心比心,我便暗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片区党委牵头召开协调会,各方齐坐一堂商量解决对策。现在门牌号已经申请成功,正在制作。这块来之不易的门牌号也让我“收获”了一位“街长”。
目前新苑街区共成立了3个街事会,均配备有1名组长和2类成员,共有20名“一建三公”(基层党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工作力量和20名商户街长。商户街长中,有11人是党员,占比高达55%。在不久前的街长送福活动中,有商户问:“街长是什么?”我们街长回答:“就是让街区越来越好的人。”
街事会还形成了“每月一议”金点子、“每月一益”微公益和“每月一评”亮招牌,打造“人在街区走、事在街区办、情在街区聚”的街区治理新模式。
在进行自我分析的同时,我发现我们田林还有P人刘超书记、T人刘莉书记等。大家的个性不同,但都当好了“街巷书记”。所以,哪有什么“天选小书记”,只有敢想、敢拼、敢创新,人岗才会越来越适配,才能诠释“书记”二字:书,用一片真情书写共产党员的本色人生;记,用一颗真心记录党员群众的心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