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张仙利老师与所有在黑夜里寻找光的灵魂
Cara与张仙利
十六岁的夏天,我蜷缩在医院的病床上,手腕上缠着厚厚的纱布。窗外的阳光刺眼得让人生厌,我拉上窗帘,把自己埋进黑暗里。
"小星,该吃药了。"妈妈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我闭上眼睛,假装睡着。药片在床头柜上堆积成一座小山,像一座永远翻不过去的山。
那天下午,我又一次被带进电击治疗室。刺眼的白光中,我听见医生对妈妈说:"这孩子的情况很复杂,癔症和抑郁症交织,常规治疗可能效果有限......"
我笑了。是啊,我就是一个无药可救的怪物。
直到那个雨天,我遇见了张老师。
她站在画室里,逆光的身影像一尊温柔的雕塑。"这不是绘画,"她指着墙上一幅幅螺旋状的画作,"这是高熵画,是心灵的除尘器。"
我嗤之以鼻。又一个自以为能拯救我的“心理专家”。
但当她递给我画笔时,我鬼使神差地接了过来。笔尖触到画布的瞬间,我的手腕突然颤抖起来。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像决堤的洪水,在画布上肆意流淌。
Cara原创油画
"很好,"张老师的声音轻柔得像一片羽毛,"让它们流出来,不要抗拒。"
我画了一个逆时针的螺旋,又画了一个交错的符号。不知不觉间,泪水模糊了视线。张老师没有阻止我,只是轻声说:"每一笔都是心能的释放,负能量也能化作治愈的图腾。"
从那天起,我每天都会来画室。从最初的5分钟到后来的5小时,我学会了用高熵画与情绪对话。那些曾经让我窒息的痛苦,在符号中逐渐消散。
张仙利原创高熵画
然而,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在变好的时候,那个夜晚降临了。
那是我十七岁生日的前一晚。我独自在画室完成一幅新的高熵画,突然,一阵熟悉的窒息感袭来。我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画笔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不,不要......"我蜷缩在角落,感觉黑暗再次吞噬了我......
就在这时,画室的门被推开了。张老师站在门口,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她没有开灯,而是走到我身边,轻轻握住我的手。
"看,"她指着窗外,"今晚的星空很美。"
张仙利原创油画
我抬起头,透过泪水模糊的视线,看见满天繁星。张老师的手温暖而坚定,她轻声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唯有逆流而上,才能回归本心。"
那一夜,我们在画室里待到天亮。我画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幅高熵画——一个巨大的螺旋,中心是一颗明亮的星星。
一年后的春天,我站在画室里,看着自己完成的最新作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画布上,那些曾经混乱的线条,如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星系。
Cara在创作
"明天我就要去澳大利亚了。"我轻声说。
张老师点点头,从画架上取下一幅画递给我。那是她亲手画的《星空》,银河螺旋与诗句交织——"创智脑联网:唤醒沉睡的光明本性。"
"带着它去吧,"她说,"记住,黑夜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寻找属于自己的光。"
我抚摸着画布,仿佛触摸到了宇宙的脉搏。窗外的星空璀璨,而我的心里,也亮起了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张老师不仅是我人生路上的心灵导师,更是我生命的灯塔。在我最黑暗的时刻,她用艺术与爱,点亮了我头上的星空。
Cara与张仙利
星空璀璨,我心光明。
——Cara
展览以“疗愈”为核心,通过高熵画、断崖诗与梦像画的融合,构建了一个沉浸式心灵疗愈场域。
作品以逆时针螺旋符号、裂变色彩为语言,引导观众回归内在宇宙,消解焦虑与压力。
“艺术是心灵的除尘器,疗愈他人前必先照亮自己。”——张仙利
作者:Cara 陕西省国际文学艺术促进会
编辑: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