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
本文已获得授权
诗意与力量的融合
Olson Kundig 的建筑美学
Olson Kundig 是一家享誉国际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由吉姆·奥尔森于1966年创立,并在汤姆·昆迪格等设计师的引领下不断发展。
他们以独特的设计哲学著称,将建筑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创造出富有诗意与功能性的空间。
从可活动建筑部件到对材料的极致运用,Olson Kundig 的作品展现了建筑与生活、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
01
Bilgola Beach House
比尔戈拉海滨别墅
Bilgola Beach House 隐匿于沙丘之间,四周松树与棕榈环绕,宛如自然生长而出。Olson Kundig将它变成自然的艺术,变成艺术的诗意。
俯瞰悉尼北部海岸,以开放之姿拥抱环境,远处的房屋在密集景观中若隐若现,低调融入。
这是一座双层住宅,由规整的形式和简洁线条构成,着重于内外的视觉联系。
▲Bilgola Beach House
Olson Kundig 首次在澳大利亚的设计中,既展现出对乡村建筑类型的尊重理解,又融入阳刚稳健的风格,在沙丘间营造出田园景致。
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常有刺眼阳光、大风和洪水,建筑需坚实耐用。
Bilgola Beach House 外观大量使用钢材,彰显永恒现代,玻璃构成开放式空间的条件。
▲Bilgola Beach House海岸风光
有趣的是,二楼的双重窗户系统让安全与隐私得以保留,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引入Bilgola海滩的景观。
▲Bilgola Beach House双层窗户
建筑坐落于轻盈的沿海草丛中,大胆的矩形形态给人稳固之感,如同避风港。
混凝土色调取自当地沙滩和草丛,与场地相融。
▲Bilgola Beach House
金属外壳和玻璃带来轻盈感,砖石元素则平衡稳重。结构受保护且内敛,抵御海岸恶劣环境。
▲Bilgola Beach House
建筑地基抬高,坚固材料防腐耐磨,抵御潮湿。一楼、二楼均设公共空间,朝向海景,因高度不同景观各异。
一楼多用钢材打造开放式布局,室内移植植物景观;二楼平衡人工与自然材料,视野更为开阔,可赏无垠汪洋,令人心潮随景起伏。
▲Bilgola Beach House
02
ANOHA
ANOHA :柏林犹太博物馆儿童世界
ANOHA 儿童世界是柏林犹太博物馆的扩建项目,专为 3 - 10 岁儿童打造,旨在将博物馆建筑与展品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设计整体。
博物馆希望通过该项目来鼓励孩子们主动构建美好世界,为他们共同的未来负责。
▲ANOHA The Children’s World of the Jewish Museum Berlin
新博物馆坐落在一座建造于1960年代的粗野主义建筑当中,其前身为花卉市场的大厅空间。
主创设计师从其庞大的混凝土和玻璃结构中汲取灵感,利用五个大尺度的弧形混凝土“光铲”为室内引入充足的光线,实现了理想的被动式采光方案。
ANOHA 被设计成一座约 23 英尺(7 米)高、底部直径 92 英尺(28 米)的圆形木质 “方舟”。
▲ANOHA The Children’s World of the Jewish Museum Berlin
弧形木质方舟与上方采光口的弧形肋骨相互呼应,材质从混凝土转变为木材,与现有空间形成柔和对比,同时也为博物馆带来了不常见的被动式设计。
在这个被动通风和采光的方舟空间里,充满了互动式游戏体验。
游客可以参与方舟的设计与建造,共同 “照料” 一系列用当地回收材料制作的 “动物群”。
▲ANOHA平面图
ANOHA 拥有 150 多个雕塑动物,由 18 名柏林艺术家利用现成物件创作而成。
这种创作方式鼓励孩子们思考回收利用和适应性再利用的重要性,契合 ANOHA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核心理念。
▲ANOHA 室内空间
这些雕塑的触感以及孩子们对熟悉材料的趣味性发现,进一步强调了尊重、珍视和保护全球资源的重要性。
▲ANOHA室内空间
03
the Space Needle
太空针塔改造
▲the Space Needle
太空针塔(Space Needle)坐落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是当地的地标性观景塔。
它建于 1961 年,专为 1962 年的世博会而打造,在世博会期间就吸引了 230 万游客前来参观。
▲the Space Needle 设计图纸
在设计总监 Alan Maskin 的引领下,Olson Kundig 对太空针塔新观景台和餐厅层进行 “核心与外壳” 设计时,回归到 “一个专门用于观察的地方” 这一原始概念。
此次全新设计增加了196%的玻璃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透明感,这也延续了Olson Kundig 长期以来打破内外界限的设计理念。
▲the Space Needle塔顶结构概览
具体的设计内容包括:在餐厅层设置了世界首例旋转玻璃地板“卢珀”(The Loupe),游客站在悬挂于城市上方 500 英尺的玻璃地板上,能欣赏到太空针外部结构和电梯的独特景色。
▲玻璃地板将建筑的原始结构和城市景观清晰地呈现在游客眼前
在室外,观景平台上的铁丝网围栏和部分墙壁被 11x7 英尺的结构玻璃栏杆替换,还附带玻璃长凳。
这些 “天空之墙”(Skyrisers)让游客可以靠在玻璃面板上,感受仿佛漂浮在城市上方的奇妙体验,且无任何墙壁、缝隙或支撑柱阻挡视野,能尽情欣赏城市及其周边不间断的景色。
▲外围露天观景台
主创设计师Alan Maskin说:“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针对太空针塔的设计更像是在做减法。
我们剥去了几十年来偏离1962年原始设计纯洁性的附加和修改,目的是让游客能更容易地去理解原始结构。
如今,游客可以目睹他们脚下瞬息万变的西雅图城市。这样的设计既符合针塔一直以来的初衷,又能让游客以全新的方式来感受项目的工学性成就。”
▲360度旋转玻璃窗
这些设计元素共同提升了建筑的整体可持续性。
太空针塔的全新透明感延续了Olson Kundig长期以来对打破内外界限的热衷,使设计重点回到了针塔最初的指导原则:提供无与伦比的城市景观。
▲the Space Needle塔顶结构
04
The Burk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Culture
伯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
伯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是华盛顿州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馆内收藏超过1600万件文物和标本,从图腾柱、宝石到恐龙化石,种类极为丰富。
作为一个不断扩充藏品的博物馆,新建筑需要成为连贯、高效且灵活的空间,以适应日益变化的使用需求。
Olson Kundig 设计的全新方案,能够长久满足博物馆活动和藏品的多样性需求。
▲远眺伯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
项目设计负责人Kundig说:“设计旨在通过透明化来讲述伯克的故事,让公众可以看到博物馆内的每一个部分,揭示以前被隐藏起来的研究和藏品管理等元素。”
▲伯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街道视角
为实现这一理念,设计使用大面积的玻璃模块,将建筑的通透度最大化,使馆内活动毫无保留地向街区展露,紧密连接起博物馆与园区、周边景观和城市。
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公共空间和 “后院” 空间之间的壁垒,将馆藏和研究实验室与传统画廊融合,让参观者和周围社区真正参与到专家们的科学发现过程。
▲光线从大型玻璃窗透进室内
在建筑外观上,大堂层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将博物馆与街景相连;
上层则使用可持续工程南方松木,其棚顶屋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沿海萨利什人居所,体现出该机构的西北特色。
▲伯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立面外观
Olson Kundig 对现有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翻新和扩建时,还添加移动元素,以增加展览空间的灵活性。
一面 24 英尺 x20 英尺的旋转窗户墙,延续了对透明度的强调,真正让伯克向新室外庭院的自然环境开放。
▲伯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大型可开合玻璃墙
如今,改造后的博物 馆为游客和社群提供了参与科学发现的独特体验,在历史与现代 的 交融中,展现 出独 特的魅力。
05
动态创新设计:
移动元素的多元应用
可移动门和移动框架
实验始于Olson Kundig 公司的西雅图办公室。
在那里,“设计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一个 14 x 25 英尺的配重水力天窗,它覆盖了连接三层楼的中央中庭楼梯。
该天窗仅使用城市水压作为能源来移动建筑部件,使参观者能够与空间互动并改变空间。天窗提供自然通风和日光,并作为“艺术机器”和系统 R&D 调研的焦点。
▲Olson Kundig西雅图办公室天窗
主公共区域是办公室的核心,是每周员工会议、周四会议、午餐演讲和每日分组会议的灵活聚 会空间。
在这里,动感墙壁和可调整的座椅可以适应各种用途。
毗邻的1,000 平方英尺的商店和创客空间可让设计师快速测试创意和材料,或创建概念验证模型和建筑装配原型。
▲Olson Kundig西雅图办公室主公共空间
可变立面
在 242 State Street 的建筑更新项目中,同样展现了移动元素的巧妙应用。
这是对一座 1950 年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其最大亮点在于引入全新立面,将原本封闭的结构转变为向社区开放的空间。
改造通过将整个前立面替换为双层通高的窗墙来实现,用户只需转动手轮,就能根据需求升高或降低窗墙,极大地增强了空间的灵活性与互动性。
▲ 242 State Street
结语
在 Olson Kundig 的建筑实践中,Kundig 的成长背景和多元兴趣是其设计哲学的重要基石。
来自采矿伐木地区的工业审美,以及对物理学、雕塑、汽车改装的热爱,共同塑造了事务所独特的设计语言。
他们将耐用材料与精湛工艺结合,借简单机械原理打造动态、互动的建筑空间,模糊室内外界限,让建筑坚固又不失诗意。
每个项目都生动诠释了这种设计理念,展现出 Olson Kundig 将功能与美学、自然与人工完美融合,创造独特个性空间体验的能力。
资料引述:
1 . https://www.gooood.cn/the-burke-museum-of-natural-history-culture-by-olson-kundig-architects.htm
2. https://www.gooood.cn/anoha-the-childrens-world-of-the-jewish-museum-berlin-by-olson-kundig-architects.htm
3. https://www.gooood.cn/the-century-project-for-the-space-needle-by-olson-kundig-architects.htm
4. https://olsonkundig.com/projects/burke-museum-of-natural-history-and-culture/
5. https://www.cascadepbs.org/podcast/crosscut-reports/1/1/podcast-who-really-designed-space-needle
6. https://mp.weixin.qq.com/s/aY4fsIHoLCjQIrrKSDqgqQ
7. https://mp.weixin.qq.com/s/B3ds0e-M7wc9M_lph7L0gA
编辑吴美薇
责编李婧博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匠山行记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