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有网友曝光上海仁济南院一女护士疑似因给患者挂盐水拔针后导致出血,跪下向患者道歉引发关注。


视频显示,该护士一直跪在输液室的地上,希望坐在椅子上的患者能够对她予以谅解。

18日,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此事因涉事护士给患者拔针时出血引起。因为病人一直在要求道歉,护士才跪下请求原谅。该工作人员称,这名护士刚参加工作不久,事发后领导对其进行了安抚。

这事儿搁普通人身上,顶多抽张纸巾按两下。可患者家属偏要演成医疗事故连续剧,硬是堵着输液室骂了半小时。保安劝不动,围观群众拉不开,最后逼得小姑娘扑通一跪,那句带着哭腔的“姐姐对不起”直接冲上热搜。有网友气得拍桌子:“扎个针见血算什么?我吃火锅被竹签戳破手都没吱声!”


热搜词条炸出十万+评论,这次网友却难得统一战线。热评第一是位大姨的留言:“我住院时被实习护士扎成筛子,血管上都开花了,我还安慰姑娘别慌慢慢来。”底下跟了三千条暖心故事:有病人家属给值班护士送宵夜,有老爷爷拉着扎针失误的实习生讲自己孙女的学医故事。


最戳心的是条高赞回复:“要是跪着的是你家闺女,你心不心疼?”这句话像照妖镜,照出了某些人藏在“维权”面具下的双标嘴脸。连医学大V都下场科普:拔针后皮下出血就像炒菜溅油点,看着吓人实则无碍。网友集体玩梗:“建议家属去献血车门口碰瓷,那儿天天扎出血。”


这场闹剧撕开了医患关系的旧伤疤。患者觉得“我花钱了就得享受完美服务”,医生被框在“不能有失误”的神坛上下不来。可现实是,医学院教得了穿刺技术,教不会百分百避开毛细血管;患者能买得到专家号,买不到机械臂般的精准操作。


看看隔壁火锅店就知道——服务员倒茶溅了水,顶多换杯新的赔个笑脸。怎么到了医院,就成了要磕头认罪的“重大过失”?有网友说得犀利:“某些人看病时把自己当上帝,插队骂街时秒变阎王爷。”当“维权”变成“唯我独尊”,最终伤害的是所有普通人的就医环境。


院方回应更让人心寒:“小姑娘刚毕业,领导已经安慰过了。”轻飘飘一句话,暴露了多少医院“大事化小”的和稀泥作风。新人护士被逼到当众下跪,院方既没有当场保护员工尊严,事后也没对涉事家属追责。难怪网友嘲讽:“下次是不是要准备蒲团,搞个医患道歉专用区?”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正在制造恶性循环。越是委屈求全,越助长医闹气焰;越是让新人背锅,越打击医护群体的职业热情。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6%的护士因心理压力转行,这场下跪风波或许就是那根压垮骆驼的针头。


事件发酵后,有老护士含泪讲述行业真相:现在带孩子打疫苗,家长手机全程录像;给老人换药慢半拍,家属就威胁要投诉。当监控镜头变成悬在医护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医生不得不开更多检查单自保,护士扎针前得先签免责同意书。反观日本医院贴着“请包容实习医护人员”的提示,英国NHS规定辱骂医护者将被拒绝治疗。我们要的从来不是把护士捧上神坛,而是让她们能站着工作。就像网友说的:“天使也是爹妈养的孩子,别让她们流汗又流泪。”



当小护士的膝盖撞上医院地砖时,撞响的是整个社会的警钟。我们愤怒于家属的得理不饶人,更心痛于新人在职业起点就遭遇尊严暴击。此刻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下次遇到新手医生手抖、实习护士失误,我们是选择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递出台阶的撑伞人?毕竟今天的旁观者,明天也可能成为躺在病床上的人。

网友热议

唉,多大点事么,拔针出血的时候就和病人解释一下,家属也不要这样得理不饶人么?


最后害的还是你们自己,都是相互理解,你的行为会寒了全国医护人员的心,最后害的还是全国的病人。


我这刚被新来的护士扎了两次都没扎好,手都肿了我有点埋怨的笑着说要不换个人:换了个护士一下子就下好了。


医客说

看到新闻既气愤又伤心,最后竟有一点点无助!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医护站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