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教师课堂突发脑梗

介入手术按下“生命重启键”


01 事件经过

2月13日晚,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交班时刻被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打破。“走绿色通道的脑梗患者已到!”120急救人员推着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冲进医院。值班医护迅速反应,分工协作,仅用十分钟就完成了患者的入院手续和术前准备,并将其送入介入室进行急诊手术。

这位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教师,当天在课堂上,她突然感到右侧肢体无力,随即倒地。学生和同事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她送往肖港镇卫生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然而,溶栓后患者的症状并未明显改善,于是通过绿色通道转至孝感市中心医院。

到达医院时,患者的右侧肢体几乎无法活动,仅能轻微移动右臂,右腿稍有力气,可以抬起。此外,她还出现了混合性失语,既听不懂别人说话,也无法正常表达。鉴于患者发病时间短且血管闭塞严重,神经内科I病区介入团队决定立即实施急诊机械取栓术。

手术过程中,团队克服了患者因失语导致的躁动,采用局麻联合镇静技术。术中发现患者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串联闭塞,经过近两小时的努力,成功取出大量血栓,闭塞血管完全再通。



术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肢体功能显著改善,两小时后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12小时后,患者已能在床上自主活动。

此次成功救治,得益于医院卒中中心多学科的高效协作、绿色通道的快速响应以及介入团队的娴熟技术。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生后每延迟1分钟治疗,脑细胞死亡数量达190万个,因此“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贯穿全程。

02 专家提醒

神经内科专家提醒,识别脑卒中需牢记“120”口诀:

1张脸(口角歪斜);

2只胳膊(单侧无力);

0(聆)听言语(含糊不清)。

一旦发现此类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选择具备卒中中心的医院,争取溶栓或取栓的黄金时间窗(通常为发病后4.5-6小时)。





来源:孝感市中心医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