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一男子靠养殖脆肉鲩发家致富,他养殖的脆肉鲩一斤就能卖到20元的高价,而他养鱼的秘诀就在于自创的一套养鱼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养殖脆肉焕,他的年销售额高达2000多万元,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脆肉鲩属于草鱼品种,在草鱼长到8斤以上时,养殖户便开始投喂蚕豆,一条草鱼一天吃一两左右的蚕豆,投喂四个月左右,就能使得草鱼的肉质脆化,吃起来脆脆的,再加上广东人喜欢把草鱼叫作鲩鱼,所以脆肉鲩由此而来。
黄嘉华和父亲在老家养殖脆肉鲩已经有些年头,但由于当地养殖脆肉鲩的人很多,以至于他家的脆肉鲩经常卖不出一个好价钱,黄嘉华心里很是着急,一直在琢磨出路。
直到2016年2月的一天,黄嘉华在当地的一家饭店吃饭,意外发现有一种瘦过身的脆肉鲩卖价比较高,受此启发黄嘉华决定改变养殖方法,也养这种瘦身脆肉鲩,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给脆肉鲩瘦身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回到养殖场后,黄嘉华立马做出了改变,不在自己养殖脆肉鲩,而是收购养殖户的脆肉鲩,再给脆肉鲩瘦身。
其实,给脆肉鲩瘦身就是把鱼体内的杂质排泄干净,去除泥腥味,让鱼肉变得更好吃。
第一次,黄嘉华收了5万多斤脆肉鲩,规格大致为8到12斤,他把脆肉鲩放在土塘里养殖一个多月,期间没有投喂任何饲料。
经过一个月的瘦身后,每条脆弱鲩的体重减少了半斤到1斤,肚子变得扁平,鱼的颜色也偏黑。
在瘦身脆肉鲩要出塘的时候,黄嘉华带着三条瘦身脆肉鲩,找到了当地的一家饭店,请对方试用并保证脆肉鲩的质量,做到包退包换。
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黄嘉华跟当地五家大型饭店达成合作,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给这些饭店送第二批瘦身脆肉鲩时,自己的脆肉鲩却出现了脆度低、泥腥味重的问题,黄嘉华反复思考后找到了原因。
原来,有些渔民在草鱼长到8斤以上时,并没有足量的投喂蚕豆,所以导致他收来的脆肉鲩有的质量不达标。
为了保证脆肉鲩的品质,黄嘉华决定收购大规格的普通草鱼,自己用蚕豆养成脆肉鲩再进行瘦身,但如何解决鱼肉有泥腥味的问题却把他难住了,为了找到去除泥腥味的方法,他决定向当地做瘦身脆弱鲩的其他养殖户取经。
在当地,给脆弱鲩瘦身的环境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土糖,另外一种是用水泥池,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在土塘里给脆肉鲩瘦身,死亡率低,但鱼肉会带有泥腥味,在水泥池里给脆肉鲩瘦身,鱼肉几乎没有泥腥味,但死亡率却很高,于是黄嘉华决定把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给脆肉鲩瘦身。
2016年7月份,黄嘉华投资40多万元,建造了11个水泥池,他先是把脆肉鲩在土塘里瘦身,瘦身20天后,再运到水泥池进行二次瘦身,在水泥池里的时间不宜过长,5到7天为最佳。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给鱼瘦身,黄嘉华成功解决了鱼肉有土腥味的问题,与此同时为了加快自己的资金流转速度,黄嘉华还会收重量8斤左右的草鱼,把它们运到土塘后继续投喂蚕豆,直到鱼肉达到一定脆度后再进行瘦身,之后再卖到当地合作的饭店。
2017年,黄嘉华的渔场出塘了120多万斤的瘦身脆肉鲩,年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随着瘦身脆肉鲩在市场上的畅销,越来越多的渔民也开始给脆肉鲩瘦身。
2019年,为了能让脆肉鲩的口感更脆爽,黄嘉华拿一个10亩的土塘做试验,从8斤重的草鱼开始投喂蚕豆,每隔10天就捕捞几条,尝尝鱼肉的脆度。
黄嘉华发现给脆肉鲩投喂蚕豆的量越多,肉质口感越脆,但是死亡率也在升高。
经过反复试验后,黄嘉华发现投喂180天蚕豆,投喂量达到18斤,死亡率可以控制在20%左右,这时养出来的脆肉鲩口感最佳。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黄嘉华的瘦身脆肉鲩可以卖到20元一斤,凭借着自己的高品质脆肉鲩,黄嘉华和本地以及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多家饭店达成合作,2020年他的年销售额高达2000多万元。
黄嘉华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靠养鱼致富的故事,更是一个养殖户如何大胆创新,如何从困境中找到出路的真实写照。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创业的路上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勇于创新尝试,才能在困境中寻找一线生机。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