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座山城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闻名于世。嘉陵江与长江在朝天门交汇,形成了壮丽的山水景观。在江水与山崖的交界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系列巨型天然洞穴。这些洞穴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观,更在重庆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抗战时期,这些洞穴被改造成防空洞,成为重庆人民躲避空袭的重要避难所。



重庆的防空洞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1941年,18梯隧道发生的窒息惨案,夺去了上千条生命,这座隧道正是防空洞的典型代表。作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重庆还接纳了许多兵工厂。为确保安全,许多兵工厂的车间都设在防空洞内。其中,兵工署第21兵工厂的工具车间就建在大渡口的月亮洞内,这个洞穴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历史痕迹。



月亮洞的具体位置至今未有正式记载,仅存于参与兵工厂建设的老人们的记忆中。它位于大渡口区长江北岸,靠近小南海火车站,距离九龙坡区的铜罐驿古镇约20公里。从古镇出发,驾车沿铜陶路、红树路行驶约40分钟即可到达。这个隐秘的洞穴,见证了重庆在抗战时期的工业发展。



兵工署第21兵工厂,即现今长安厂的前身,其历史可追溯至1862年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洋炮局。后迁至南京,更名为金陵兵工厂,1937年迁至重庆江北县,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企业。在重庆遭受轰炸期间,部分车间迁至铜罐驿附近的山洞和隧道中,月亮洞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洞穴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重庆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月亮洞位于长江边的悬崖峭壁上,洞口距路基约200米高。沿着石板小路攀登几分钟,便可看到刻有"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洞口。进入洞内,豁然开朗,空间巨大,面积约500平方米,部分区域还分为两层。这个天然洞穴不仅空间宽敞,而且温度恒定,非常适合安装精密仪器,因此被选为兵工厂的工具车间。



当年共有三个车间迁至铜罐驿,分布在隧道及附近山洞中。铜罐驿隧道长约2000米,被天然分为两段:较长的一段用于组装轻机枪,较短的一段用于组装迫击炮。月亮洞因其独特的空间优势,成为兵工厂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些洞穴不仅是工业生产的场所,更是重庆人民抗战精神的象征。



如今,月亮洞已成为大渡口的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鲜为人知,也缺乏有效管理。进洞道路杂草丛生,洞内照明缺失,昏暗难行。更令人遗憾的是,工厂搬迁后,洞内遗留大量建筑垃圾,环境杂乱,存在安全隐患。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洞穴,亟待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这段特殊的历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