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这个礼堂总的面积达到了8.1万立方米。整个大礼堂的顶子用了12榀钢骨架做成,整体的跨度达到了60.9米,高有7米,每一榀钢骨架重达55吨。

万人大礼堂的设计也是很有特色的,三层设计,其中三层挑台的外挑有22米,二层挑台的外挑有29米。除此之外,每一层挑台都有12根钢梁组成钢架,挑台的根部由12根钢柱作为支撑,大礼堂的整个钢结构总计重2625吨。



正文

作为人民大会堂的主体结构,万人大礼堂那些钢梁吊装完成的时间,直接关系到整个大礼堂能否如期完成,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大会堂的工程进度。

那时候留给大会堂的工期不到一年,要在1959年的国庆之前完成,工期本来就紧张,而作为整个工程重中之重的大礼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早在1959年的年初,工程指挥部就把这大礼堂钢梁的制作,以及吊装工作纳入到了整个工程项目的重点。

3月5号这一天,赵鹏飞和一些技术骨干人员跑去沈阳桥梁厂。大礼堂那些钢材就是在这里生产的,除了大礼堂使用的钢材是国产以外,整个人民大会堂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国产的。

赵鹏飞一行人来到沈阳桥梁厂,就是要确保钢材质量不拉垮,还要看看加工的进度。

一方面在筹备着钢材。另外一方面,也要安排吊装工人。除了北京的吊装工人之外,还从外地调来了一大批有着丰富经验的吊装工人,譬如包头,太原,酒泉;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最后来完成整个钢梁的吊装工作了。

我们再来看看钢梁吊装的顺序,首先吊装的是屋顶内12榀,跨度为60.9米的钢梁,这12榀钢梁安装完成以后,后续的工作才可以顺利的完成。而这12榀钢梁又重又大,如何能够保证它能顺利的安装,也是需要反复的研究。

最后,确定采用两台30TL952履带式起重机,以及人字把杆进行抬吊作业。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3月21号,这一天,在万人大礼堂的地上,摆放着三条像黑色巨蟒一般的钢梁,它们高七米,长60.9米,宽0.8米,工人们早早的就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吊装准备。

大家伙儿把最南侧的钢梁两端挂好吊钩以后,就要开始准备起吊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现场指挥部的人还有其他在场人员,心里都十分的忐忑、紧张。大家伙都希望能够顺利的完成整个吊装工作,然而事与愿违,当吹响哨声的时候,机器一开动,巨大沉重的钢梁一端刚刚被吊起来,就在这个时候,钢梁的平稳没有把握住,只见这个黑色的钢梁像一条巨蟒一般摆来摆去。

找不到着力点,这巨大的钢梁就这么一扭一摆的,难以挣脱地心引力。



这突发的情况,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们也不敢硬来。因为这些钢梁的制作,不管是从最初的选材还是到加工,都是特意制作的,整个过程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如果硬起吊的话,万一破坏了钢梁,又要重新制作,那时间是根本来不及的。

于是乎,负责指挥的工长当即下令,停止了起吊工作。

当钢梁重新回到地面的时候,技术人员赶紧上去检查,幸好刚才摆来摆去,并没有让钢梁发生扭曲、损坏。经过技术人员的现场仔细勘察之后,得出了答案。刚才起吊的时候,之所以钢梁会摆来摆去,原来是钢梁的横向刚度不够。

问题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要增加横向刚度了。

设计人员就在钢梁的两侧,分别加了一些材料来固定。哪晓得,即使做了这样的工作,在第二次起吊的时候,那个钢梁还是摆来摆去。于是又在两侧分别加了钢管再作为支撑。结果第三次起吊,还是没有成功。

大家伙都很急!

要知道,当时距离大会堂的竣工期限只有短短的四个多月了,这可是要在国庆之前完成,如果钢梁无法顺利安装好,那么大礼堂也就要停摆,那么整个人民大会堂的工程也要跟着停摆。

但是也不能硬来,倘若真的把钢梁给破坏了,那真的就完蛋了。

大家伙坐下来探讨了三天三夜,最后搞出了一个设计,就是设计了一个菱形的钢架。有了这个菱形钢架的加持,在3月20号这一天又进行了第四次的起吊工作。

当钢架吊离地面的时候,在场的人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大家伙心里都在想,这回可真的不要再出什么事端了,小小的心脏可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

那三天三夜的设计没有白费,最后这个钢梁终于成功被吊到了45米的高度。

这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顺利完成以后,剩下的工作就顺利多了。

一直到5月17号这一天,总计花费了57天的时间,这才把所有的钢结构安装完毕(重重量达到了2625吨)。而这时候,距离九月份交工的期限,只剩下三个来月的时间了。

大礼堂的钢结构安装结束以后,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工作等待着大家:

1:那两层挑台上需要打混凝土;

2:天花板的穹顶上需要钉龙骨(大小三层);

3:龙古上还要设计“水天一色”的天花板;

4:整个礼堂还要做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工作;

5:整个会堂还要做抹灰、油漆等工作;

6:还有灯具、桌椅、电视转播、扩音系统等等。

这些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以后,也不意味着结束了,因为还要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调整。而这些所有的工作,留给大家的时间只有三个多月,因此能否在这短期内完成,也就意味着,人民大会堂整个工程能否在九月份完成交付使用。



毫不夸张的说,大礼堂的工作,直接决定了整个大会堂项目的交付使用。

这个时候,咱们是怎么做的呢?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限大的。

于是乎,特意召开了群众大会,把所有的任务底细都明明白白的下放给群众,让他们来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还实行立体交叉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时间,还可以让那些错综复杂的工作能够同时的进行。

在这样的氛围下,工人和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和智慧。而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完工,整个大礼堂的施工工人从原本的1000多人,一下子激增到了6000多人。如何保证这么多人能够不受影响,能够交叉合作完成工程?

当时,是把所有的人分成了五个施工小组,把所有的工作量分成15次小战役来完成。

毫不夸张的说,大家伙是把这个工作当成一次战争来打的。从5月20号一直到六月底,在这40天的时间内,总共组织了15次小战役。原本需要花费至少半年以上的任务,就这样被大家齐心协力,只用了4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