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次登华山,却从来没有一次好好去参观玉泉院,真是有些亏。
后几次坐缆车不过玉泉院,前几次都是夜爬华山,晚上过玉泉院什么都看不见,到下山的时候累得不想看。
还记得第一次上华山想逃票,就是沿着火车道走过玉泉院直接上山,结果没有成功;那个时候收费在玉泉院外、
——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这次闲来无事,把这玉泉院慢慢地走,慢慢地看,反正是免费。
先是“玉泉广场”,有一尊巨大的陈抟老祖睡卧像,说起来这华山还真是他们家的,他大咧咧的睡在这里,也是心安。
传说中他和赵匡胤下棋打赌,以华山为赌约。赵老大心里很是高兴,“指山卖磨”,管求他。
结果输了华山,当他成了宋太祖,这华山却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了。
“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要是有胆量上华山过“鹞子翻身”到下棋亭看看,就知道这个传说是真的。
小娃娃们在老祖身上上上下下玩,我深施一礼:老祖练的是睡功,写过《睡经》,我睡眠不好。
玉泉院得名于唐,成名于宋。
唐朝金仙公主在山上玉井中梳洗,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下山在玉泉院用泉水洗手,发现了丢失的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通,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
陈抟老祖有个好徒弟叫做贾得升,他为纪念自己的师父建造玉泉院,开始用宋太祖赐陈抟号"希夷先生",名希夷祠,后改名玉泉院。
这个贾德升大家可能不熟,他就是张三丰的师父“火龙真人”,你清楚了吗?
拾级而上进了大门,左侧是财神殿,右侧是文昌殿,周围还竖立着精美的牌坊和狮子。
穿过二道门豁然开朗小桥流水古树奇石,亭台楼阁长廊环绕,右侧有一片莲池,池内有一座石舫。
这里有一些重要的题刻,刘若水书“太素元精”,朱笠青题“复兴中华民族”,杨志贤题“民族复光”,冯玉祥书写的“水利救民”和“人类平等”“破除迷信”等。
看看,道观里写“破除迷信”,我们一定要“正信”。
奇怪的是这里还有一个神秘的墓碑——“汉神医华佗之墓,落款是华阴知县陆维垣立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
原来此碑在华山镇西王村的华佗衣冠冢前,后来墓冢被毁坏,墓碑移到玉泉院。
我这几年身体不好,也拜一拜。
娃娃们在院子里爬大石头,长大后他们就要爬华山,爬山要从娃娃抓起。
这里的建筑有无忧亭,无忧亭在玉泉院内西北方向,民间有俗语:“玉泉院内西北角,天大的事也能睡着。”
全真七子殿中间是丘处机,看来华山派的郝大通还是挺实诚的。
花园后面就是希夷祠,《道德经》中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皇上用这个给陈抟赐号,评价甚高。
希夷祠分为前后殿,前殿供奉郝大通——道教华山派创始人,全真七子之一。后殿供奉陈抟老祖。
前殿大门上方悬挂着清光绪皇帝书写的“古松万年”匾额,后殿大门上方悬挂着慈禧太后书写的“道崇清妙”匾额。
在前殿的两侧,分别竖立着“华山全图碑”和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碑。
这个米芾的第一山,我是在很多地方见到过的,估计连米芾都不知道到底哪个算“第一”。
院子里腊梅开的正好,细细嗅来还有异香。
一对“麒麟送宝”,被人摸的光溜溜的,说是哪里不舒服就摸哪里,管用。话说以前摸希夷石洞里老祖的卧像能治百病,现在摸不到卧像摸这个也是可以的。奇怪的是这里还有一个神秘的墓碑——“汉神医华佗之墓,落款是华阴知县陆维垣立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
陈抟老祖一觉能睡八百年,我一觉八小时都睡不到,真是不行呀。
往东下来穿过陇海铁路涵洞,便是上华山的登山道,“自古华山一条路”全长25华里,等你登上9567个台阶,就能完成一次“空中漫步”。
伙计们,走,上山走!
在玉泉院的西边,还有几个地方值得去看看。像民谣所说的“玉泉院内西北角,天大的事能睡着”,这就是登上去乐而忘忧的无忧亭。
传说陈传所建,苏东坡修过的山荪亭以及亭下陈抟手植,不去修剪无忧无虑生长的无忧树,以及山荪亭的西边供奉陈抟像的希夷石洞。
有人评价玉泉院是西北第一园林,要是从名气从历史好像也说的过去,真是不错。
康有为有诗赞曰:“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迴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
心情很高兴的从玉泉院出来,到东边停车场取车,竟然春节期间停车费20元,一个多小时收了20元,比钟楼下面还有贵,你说人家玉泉院免费你停车场涨价,啥人些。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