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如果你被曾经的至交陷害,受尽折磨,甚至被剜去膝盖骨,余生只能爬行,你会怎么做?
是沉沦,还是忍辱负重,等待一个彻底碾碎仇敌的机会?
孙膑选择了后者。他不仅让庞涓付出了血的代价,还让他死前亲眼看到自己是如何被玩弄、如何一步步走向绝望。那么,孙膑是怎么做的呢?
致命的陷阱
孙膑和庞涓,曾是鬼谷子门下最出色的弟子,一个聪慧沉稳,一个野心勃勃。两人曾在山间竹林里彼此切磋,在兵法卷轴上争论不休。
鬼谷子更欣赏孙膑的悟性,其他弟子也更佩服孙膑的谋略。庞涓不甘心,他要证明自己才是最强的那个。
他先一步下山,投奔魏国,成为魏惠王的军事支柱。但即便身居高位,他的心里仍放不下那个曾经的“同窗”。
他害怕孙膑也来到魏国,害怕自己多年辛苦换来的功名,被这位昔日的师弟轻易夺走。于是,他动手了。
他写信给孙膑,假意邀请他来魏国,许诺高官厚禄,还说“师兄弟联手,天下可定”。孙膑信以为真,启程前往魏国。
但他刚踏入魏国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荣华,而是囚牢。
庞涓向魏惠王谗言,说孙膑是齐国间谍,必须严加审问。魏惠王犹豫时,庞涓又进言:“此人若不除,日后必成大患。”
于是,孙膑被施以膑刑,膝盖骨被活生生挖去,脸上被刺满字,变成一个无法站立、无法隐匿身份的废人。
隐忍十年
失去双腿的孙膑,被关进死牢,被遗忘在黑暗里。庞涓以为,孙膑会在绝望中死去,或者即便活着,也再无翻身之日。
但孙膑还活着,而且,比任何时候都更冷静。
机会来了。齐国使者田需来访,孙膑冒死托人传信,说自己有破解魏国强势的良策。田需起初不信,但当他见到孙膑时,这个身躯残废的男人,却用最清晰的逻辑、最犀利的语言,剖析了齐魏局势。
田需当即决定,救孙膑回齐国。
回到齐国后,孙膑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成为田忌的军师。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单纯求学的少年。
他知道只要自己活着,庞涓就会寝食难安。于是,他静静等待着,等一个可以彻底毁掉庞涓的机会。
机会很快来了。魏国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犹豫不决,孙膑却说:“直接打到魏国去。”
于是,齐军兵锋直指魏都大梁,庞涓不得不放弃攻赵,回援魏国。但他没想到,正是这个“围魏救赵”的策略,让他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桂陵一战,魏军惨败,庞涓狼狈逃回,他开始意识到,那个被他亲手毁掉的孙膑,回来了。
马陵伏杀
十二年后,魏国再次发动战争,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知道,这是他彻底毁掉庞涓的唯一机会。
他提出了一条计策——引诱庞涓追击,让他死在自己最擅长的战术里。
他下令,齐军假装败退,一路撤退,并每天减少做饭的灶数,制造士兵逃亡的假象。
庞涓看到后,果然上当。他率领魏军轻装急行,追击齐军,直至进入马陵道。
夜晚,他的军队刚刚扎营,却发现前方大树上刻着几个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一惊,正要下令查看,四周突然火光大作,万箭齐发。孙膑早已在此设伏,魏军被困在狭窄的山道中,根本无法反击,一瞬间死伤无数。
庞涓终于明白,他不是输在兵法上,而是输在了人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