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为什么会傻到和大清为敌呢?

“很简单,就是觉得大清不会报复他们,自以为清朝不至于为了自己这么一个地广人稀且气候恶劣的国家大费周章。”



长期以来,这种观点经常被归纳为准噶尔汗国与清朝作对的主要原因,但这其实并不准确。不是说这话就是错的,而是说它浮于表面,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准噶尔汗国非要和清朝作对,是因为这是其作为一个帝国延续下去的唯一方式。

准噶尔汗国经常在清朝背景的小说和影视剧中出现,并被称为“准噶尔部”,这就造成了很多误解,让人觉得这不过是个普通的蒙古部落,对清朝来说不过是芥藓之疾。



但实际上准噶尔汗国是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一度威胁到清朝的生存。最后康熙帝调动主力奋力一搏,才在乌兰布通之战将其击败,一个普通的草原部落可没有这个能力。

就像昔日的柔然、突厥、回鹘和蒙古一般,准噶尔汗国同样是崛起于漠北的草原强权。但与昔日不同的是,准噶尔汗国诞生之初就不得不面对两个庞然大物——大清帝国与沙俄帝国。

清朝此前已经控制了诸多蒙古部落,而沙俄同样占据了东方的大片领土,将诸多曾附属于蒙古的部族纳入囊中。



准噶尔汗国要想恢复昔日霸业,就必然与这两个大帝国发生冲突。只不过中国史书更着重记载准噶尔与清朝之间的冲突,显得准噶尔与沙俄之间相安无事,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准噶尔汗国曾与沙俄殖民者在额尔齐斯河上游爆发激烈冲突,并以大军围攻亚梅舍沃要塞,还击退了沙俄援军,最终迫使俄军放弃要塞逃走。



至于准噶尔与清朝之间的交锋,例子就更多了。即便是在乌兰布通之战失败后,准噶尔汗国依然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一度消灭和硕特汗国,占据青海、西藏,还曾试图入侵甘肃。清朝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靠着不断给准噶尔汗国“放血”,才最终将其消灭。



看到这里相信许多人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准噶尔汗国要和清朝作对?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草原帝国崛起后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统一蒙古诸部,准噶尔汗国作为草原帝国共主的身份注定会不断受到挑战,而要统一蒙古诸部,准噶尔汗国就必然会和已经控制了大量蒙古部落的清朝发生冲突。

可以说,向蒙古故地扩张,将同族的蒙古部落纳入囊中是准噶尔汗国最快也是最稳妥的扩张方式,也可以巩固其草原共主的地位。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准噶尔汗国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对漠北缺乏兴趣的偏安王朝,而是深知游牧部落生存之道并整合了部分草原地区的大清朝。而汗国的背后则是对其虎视眈眈的沙俄帝国,这就让准噶尔汗国一开始就陷入了死局。

于是这些雄心勃勃的可汗们最后还是失败了,此后漠北再也没能诞生类似的强权,准噶尔汗国也就成为了草原帝国的绝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