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交替,反映着五行之气的变化,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一岁一循环。春秋相对,冬夏相对,也就是金木相对,水火相对。金旺则木折,木旺则金耗,水旺则火灭,火旺则水干。当两种力量完全相对之时,就会彼此争斗,两败俱伤,从而导致五行无气,日子被废。
春季属木,纯金之日就为废日,同样夏季的纯水日,秋季的纯木日,以及冬季的纯火日,就为废日。也就是春季的庚申辛酉日,夏季的壬子癸亥日,秋季的甲寅乙卯日,冬季的丙午丁巳日,就是四季的正废之日。
所谓废日,也就是日子之力与季节的气场相互争斗,彼此相对,从而导致两败俱伤,相互抵消,为五行无气之日,也被称为“四季荒芜”之地。明日正月二十三,是寅月的庚申日,也就是今年第一个废日。
此时月建在寅,寅申相对,于是寅月的申日就为破日,是以日子之力撞破了月建之位,从而导致月建之位破开,气场外流而消耗,于是破日也被称为大耗之日,所消耗的就是月建的气场。寅是火的长生之地,里面藏着甲木,丙火和戊土。
所以寅木之位,就像是火的母亲一样,当寅位被冲撞之后,就加快了火气出现的速度,这种让五行加速的力量,就被称为驿马。申金冲撞寅木,加快了火气出现的速度,寅午戌三合火,于是寅午戌月的申日,就为驿马之日。
此时寅位被破开,则甲丙流出而消耗,木出生风,火出生热,甲丙齐出,则升温而刮风。然而庚申纯金到寅月,其力量与季节的气场相互抵消,五行被废,也就是驿马放火的力量被废了,原本升温的气场,被废日所淹没,从而导致温度不升,反而风多而降。
寅是火的长生之地,火的长生之地,也就是老阳的长生之地,人的长生之地。申是水的长生之地,也就是老阴的长生之地,祖先的长生之地。七月建申,于是七月为鬼月,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水边窜。
人生于寅,鬼生于申,七月鬼正月人,申金冲寅位,也就是冲撞了人的长生之地,所以申不安床,鬼祟入房。申是秋季的开始,是金气不断增长的过程,万物在四季的气场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就是木生火长,金收水藏。
木为少阳,少阳生发,则天地之气相合,万物生长。金为少阴,少阴收敛,则天地之气分离,万物枯萎。木气主合,金气分离,于是所有的木日都为合日,金日就为离日,庚寅辛卯金石合,庚申辛酉金石离。
所以明日是纯金驿马日,大破大耗,五行被废,金气分离,火出无气,多风而不升温,是今年第一个正废破耗之日,不远行,不出财,不开仓,不安床,不嫁娶等,宜静不宜动。正月二十三,原本就是不宜出行之日。
老话说:初五十四二十三,年年月月在人间。每月莫看此三天,老君炉里不炼丹,穷嘴老鼠不出庵,外面有金莫去担。从古至今文字来,口口相传不等闲。在民间习俗中,正月二十三为燎疳节,疳是一种病,是因脾胃脆弱,或者肚中有虫而导致的。
书云:疳皆脾胃之症,亡津液之所作也。初为肥热疳,久为瘦冷疳,五疳诸积,腹大筋靑,面黄肌瘦。此时正是木气强旺,少阳生发,万物生长的季节。木气强旺,必定导致脾胃之土衰弱,木土之间的中和之力就是火,也就是以木生火,以火生土而增强脾土之力。
所以燎疳节的主要习俗,就是用火烧走疳,被称为“燎疳”。燎的本意就是用火焚烧,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是一种祛病的习俗。此时驿马冲寅位,五行被废,大破大耗,纯金分离,正是人们燎疳之时,是一种远古的“驱傩”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