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学习到古琴的相关知识,又能聆听到古琴的现场演奏,这样的机会你怎能错过!2月16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了《山水琴音——走进古琴文化系列专题讲座暨2025新春音乐会》,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哈尔滨音乐学院古琴客座教授、黑龙江省民族管弦乐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古琴客座教授王永亮首次来渝,分享了古琴移植与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
涨知识
古琴移植带来新鲜活力
讲座现场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王永亮表示,古琴移植鼓励了音乐家对传统曲目进行重新编配和演绎,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为古琴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丰富了古琴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也为整个音乐界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发展,同时也让千年古琴联系时代的声音更加紧密了。
讲座现场
“作为一个想要入门古琴的爱好者来说,能抢到这个名额现场和王老师互动交流,简直太幸运了!”家住渝北的姜女士,提前半小时就到达讲座现场占了个好位置,听到重点时还不忘在备忘录仔细记下。姜女士表示,自己是因为一部电视剧“入坑”古琴的,已经报名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第三十四期成人古琴启蒙培训班,希望学成之后能将自己喜欢的片尾曲以古琴的形式演绎出来。
学古琴
名家亲自授课
讲座之后,音乐会以经典古琴曲目为主线,《卧龙吟》的深沉悠远、《流水》的灵动婉转、《梅花三弄》的清雅高洁……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琴名曲在琴弦间流淌,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让古琴爱好者沉醉其中,结束后更是意犹未尽,不少人都想亲自上手体验。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古琴文化,三峡博物馆已持续8年举办古琴培训班,同期也通过举办各种讲座、研讨会、音乐会等形式,持续交流琴学成果,为古琴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音乐会现场,她也向各位古琴爱好者们发出邀请:“当前,我们的第三十四期成人古琴启蒙培训班正在招生,邀请到了陈渝涛、张毅两位资深古琴演奏家亲自授课,希望在这个课堂中大家能够深刻领略到古琴的千年韵味。”只要关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或者“上游新闻”微信公众号,通过相关推文就可以咨询报名。
博物馆共收藏古琴51张,自唐代以来的年代序列完整,在全国博物馆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古琴数量名列前茅,成为了研究古琴文化的重要宝库。
上游新闻记者 余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