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孙喜增 贾利超

2月16日上午,安阳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安阳市市长高永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过去一年是安阳强市建设全面起势、奋力突破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严峻挑战,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安阳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意见》,干字当头,超常发力,稳住了经济运行基本盘,跑出了转型升级加速度,树起了中华文化新地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打开新局面。


报告全面回顾了2024年工作:

安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生产总值2672亿元、增长4.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6亿元、增长2.1%,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2位。

创新生态积厚成势。蓝天实验室高水平运行,申报专利8项,输出全国规范性可执行标准成果14项,无人机与警务应用创新中心投入使用。“安阳创新大脑”注册企业超过2000家。“洹泉涌流”新入库人才3546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群链追新逐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投资增长44.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7.6%,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文旅融合推新出彩。红旗渠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殷墟博物馆入馆游客超过160万人次。“中国宝藏·藏宝安阳”“殷墟研学·文明寻脉之旅”分别入选首届全国文化遗产研学优秀案例和优秀线路。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落地安阳。全年接待游客8497.6万人次、增长21.6%,旅游综合收入769.1亿元、增长14%。

城市建设更新提质。安阳古城微改造、精修复深入推进,西大街恢复历史风貌,仓巷街保护利用做法列入住建部首批推荐清单。改造老旧小区198个。人和公园等17个海绵城市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城市绿地56.3公顷。

乡村振兴有力有效。粮食总产386.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9万亩。培育知名农业品牌183个,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达到43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117家。

改革开放深化拓展。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12345热线服务质量获评全国A+等级。7家企业登上2024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莲易”智慧评标系统获得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科技成果大赛优秀奖。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771.2万吨、增长20.6%。新设外资企业32家。进出口总额79.4亿元、增长4.6%。

污染防治攻坚破难。全年优良天数226天,增加14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居全省第2位。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III类以上好水比例100%。安阳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美丽幸福河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民生福祉可感可及。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亿元。新增技能人才14.7万人。扩充公办学前教育学位4171个、中小学学位711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达到32个。不动产确权登记4.4万户。开展征收未安置、棚改未回迁专项治理,安置和回迁群众1.9万户。全力打赢保交房攻坚战,交付商品住房2.3万套。

安全发展夯基治本。有效管控债务风险,政府债务率稳定在安全区间。创新开展“未诉先办”,同类问题投诉减少30%以上。全面施行全国首例小型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三全管理”覆盖单位9.5万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编审:孙喜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