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57位开国上将,每一位对革命事业,都有着特殊的贡献,特殊的战功。同时,每一位开国上将擅长的领域都不一样。有专业的军事干部,还有专业的政工干部,或者是军政一把抓,是属于个人能力比较全面的一种。
开国上将许世友就是属于专业的军事干部,他以强悍著称,在革命战争年代,参与经历了不少硬仗恶仗。
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七次参加敢死队,两次担任敢死队的队长,抱着必死决心,与敌战斗,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勇猛的作战风格,屡挫强敌,粉碎敌军的反围剿。因为作战勇猛,许世友深得张国焘的器重,成为鄂豫皖根据地的主力战将。
1932年的漫川关战斗中,身为团长的许世友没有一点官架子,而是依然奋斗在第一前线,与兄弟们共同杀敌,掩护主力撤退,展示出强悍的作风,和非凡的勇气。
抗战时期,许世友率部挺进山东创建胶东根据地。至此,这员虎将就扎根在山东战场上。
长期在山东地区作战的许世友,也打出了山东猛虎的美称。像大家比较熟知的胶东保卫战,英勇的人民军队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打退敌人,成功粉碎国军占领胶东解放区的战略企图。
在之后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等战斗中,作为山东猛虎的许世友都是这三场战役决胜的关键人物。
尤其是在济南战役中,猛将许世友任职前线总指挥。在面对城高墙厚的济南城,许世友将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直捣敌人的老巢。然后里应外合,扫除外围敌人,为了鼓舞士气,许世友战斗第一前线,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
最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8天时间就攻克济南,活捉国军悍将王耀武,解放山东第一大镇济南城。成功粉碎蒋介石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策略。
开国上将贺炳炎是我军战争史上的独臂虎将,孤胆英雄,拥有西北猛虎的美称。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炳炎就以强悍的作战风格,闻名全军,是红二方面军的骨干力量,总指挥贺老总麾下的头号战将。他的强悍作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重伤不下火线,勇猛无畏杀敌。
在瓦屋塘战斗中,身为红二军团高级军事干部的贺炳炎,不惧个人安危,冲锋在第一前线,与敌人血战在一起。在双方的激战中,贺炳炎将军的右臂被敌人的炮弹炸伤,鲜血不停的往外流,但此时的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忍住剧痛,直到战斗结束。
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贺炳炎将军的右臂恐怕是保不住了,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他强忍剧痛,完成了这场截肢手术,未发出一声呻吟。在手术后的第六天,贺炳炎又率部驰骋沙场,投入新的战斗。
贺炳炎将军还拥有独臂刀王的称号。
在抗战时期的雁门关伏击战中,贺炳炎手提一把大刀,与侵略者日寇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消灭敌军300余人。就是在此战中,成就了贺炳炎将军独臂刀王的美称。
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贺炳炎,不仅拥有强硬的作战风格,同时治军也很严厉,注重培养士兵的战斗技能和顽强作风。要知道,在解放时期的西北战场上,由贺炳炎将军领导的第一纵队,是西北战场上,最能打硬,恶仗的铁马雄师。
开国上将李天佑被誉为是东北猛虎。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天佑是红三军团的骨干,彭大将军麾下的头号战将,由他领导的第五师作风强硬,能打胜仗,是长征路上的主力部队之一。
在八年抗战时期,李天佑是八路军115师的主力团长之一,当时给他任职副团长的是杨勇将军。这两位都是我军战争史上的猛将,自然由他们领导的六八六团,肯定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
要知道,在平型关战役中,李天佑将军统领的六八六团是担任主攻任务,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成功分割并歼灭了进犯的日军。这次战役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为八路军在抗战初期树立了信心。
在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是东北战场上的头号猛将,任职第一纵队的司令员,第38军的军长,率领这支部队,在东北战场上,打了不少硬仗,被称为“敢打敢为,作风强悍的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