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生(前排右二)在地震现场查看影响范围。
2024年1月,我带队赴甘肃、青海调研积石山地震后民政系统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积石山地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房屋倒塌、道路中断,许多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我们一行抵达灾后现场后,看到了许多感人的场景。公益慈善组织迅速行动,筹集资金和物资,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志愿者们默默奉献、不辞辛苦,为受灾群众送去食物、水、医疗物资以及心理疏导。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及时送达最需要的地方。
此次调研让我看到的不仅是“地震无情”,更是“人间有爱”,慈善的力量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受灾群众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希望。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发展慈善事业对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科教文卫、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发展中也面临着慈善组织发展不均衡、慈善行业透明度不够、慈善综合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等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亟须引起重视和推动解决。
我对慈善事业怀有深厚感情,也立志把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重要社会责任和人生价值。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始终立足职能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和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慈善法更好发挥法治保障和实践引领作用、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尽了绵薄之力。
2024年是推动新修改慈善法有效实施的关键之年。我围绕着贯彻落实慈善法、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视察考察以及自主开展调研15次,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党委政府、民政部门、慈善组织、企业以及人民群众对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充分了解各相关主体的所思所想、所盼所虑,并积极为慈善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支持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寄予厚望。我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扎实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将在推动慈善法系列配套政策规章出台、慈善法阐释宣贯、健全完善慈善综合监管机制、慈善行业自律和系统治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持续在推动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政协担当。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慈善联合会会长)
作者:张春生
文字编辑:罗韦
新媒体编辑:盛夏(实习)
审核:解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