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数码典藏传承瑰宝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香港2025年2月12日/美通社/ -- 著名作家张爱玲在华语文坛地位举足轻重,今年恰逢她逝世30周年,香港都会大学(都大)荣幸获得张爱玲遗产管理人宋以朗博士及其姊宋元琳女士慷慨捐赠一批珍贵文献及遗物,包括张爱玲的手稿、个人物品,以及与挚友宋淇和宋邝文美夫妇(宋氏姊弟的父母)等人往来的书信,呈现张爱玲创作历程及宋淇夫妇对张爱玲的作品以至其个人发展的影响。通过今次捐赠,这批文献及物品真迹将永久存放于都大,为文学界及研究学者们增添一笔无价的文化遗产,并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数码人文创新发展。
都大今日举行张爱玲、宋淇与宋邝文美手稿与遗物捐赠仪式,并宣布将以数码人文方式传承珍贵文物。张爱玲遗产管理人宋以朗博士(左五)、其姊宋元琳女士(右五)、都大校董会主席黄天祥博士工程师(左四)及都大校长林群声教授(右四)担任主礼嘉宾。(图片由香港都会大学提供)
今天(12日)举行的捐赠仪式,由宋以朗博士、宋元琳女士、都大校董会主席黄天祥博士工程师及都大校长林群声教授主礼。今次捐赠包括张爱玲和宋淇夫妇的手稿和遗物共数千件,现场率先展出部分藏品供嘉宾及传媒预览,包括张爱玲的作品手稿、与宋淇夫妇的书信及个人照片等,以及宋淇与其他文坛泰斗,如钱钟书的书信交流,反映他在文化界留下的足印和贡献。
宋博士于仪式上表示,他和胞姊作为张爱玲和父母的遗产管理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借着捐赠,让他们三人的手稿和遗物均得以妥善保存,作研究和推广文学之用。他说:“香港鲜有如此有份量的文学珍藏,整合了张爱玲及家父宋淇、家母宋邝文美的作品手稿与文物。我希望通过都大推动现代文学作品的保育、传承和研究,让更多人从不同角度认识三人的作品,并提升香港以至世界各地人士对华语文学界的认识和兴趣。”
黄主席代表大学衷心感谢宋氏的捐赠,不但为香港学术界和文化产业增添了宝贵资源,亦肯定了都大于现代文学作品的保育和研究方面的努力。他说︰“都大定必会好好爱惜和善用这些文化珍藏,透过研究、展览、数码人文创新等活动,让都大师生、市民、研究人员、甚至游客,都能近距离感受这些文化瑰宝的魅力,提升都大在香港以至海外内地区推广中国现代文学和数码人文创新方面的影响力。”
林校长亦感谢宋氏对都大的信任,相信今次捐赠是华文世界中最大型的张爱玲及宋氏夫妇展览馆藏。他说:“都大肩负使命推动学生增进知识及提升研究,而数码人文及文学正是大学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这批文化遗产落户都大,为大学及相关文学研究注入新动力,有助促进跨学科、跨机构、跨地域的研究,深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并推动文化传承。”
副校长(行政及机构发展)邝志良教授表示,为了保育和传承这批珍贵的文献和推动相关研究,都大人文社会科学院与大学图书馆合作成立研究团队,通过数码人文研究的方式,建立档案文献数据库和数码影像典藏,图书馆并会设立“张爱玲特藏”和“宋淇、宋邝文美特藏”来保存这些珍贵物品,以及正筹划公开展览,让公众从多个角度了解张爱玲及宋氏夫妇的文坛故事及其卓越成就,细说香港在世界华语文学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捐赠计划召集人、专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都大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行政及发展)及副教授梁慕灵博士在分享会上指出,宋淇为华语文化界有着重要角色,他不仅是有多重身分的文艺评论家、翻译家及诗人,其广阔的人际网络为张爱玲担当了中介角色,对张爱玲的作家生涯发展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她希望藉着今次的捐赠和相关推广活动,推动更多人探索中国现代文学。
另一捐赠计划召集人、大学图书馆馆长谭文力先生表示,这次馆藏的收集、保育、数码化及推广工作,标志着都大图书馆在文物保育与推广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他期望今次捐赠不仅丰富大学图书馆馆藏,更可为全球研究人员提供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源,让对中国现代文学、张爱玲和宋氏夫妇作品感兴趣的普罗大众,皆可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