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马上就要到春天了,这段时间,小编也收到了同事发来的请帖,说下个月要结婚了。
提到结婚,这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与恩爱的人结婚,相守一生。
在参加婚礼的时候,我们也要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除了红包外,也可以选择一个适合的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
不光是结婚,参加寿宴或者是参加丧礼等,都需要送礼。
在送礼这件事上,老祖宗可是有心得的,他们留下一句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咱们一起了解下!
一、喜不送伞
对于咱们寻常百姓来说,结婚那可是成年之后最重要的事情。
作为亲友,我们也为他结婚而感到开心,于是会在婚礼前夕去挑选礼物。
在众多礼物中,有的人会选择床品,因为这个礼物比较实用。
同时,在寓意方面,送床品也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夫妻同床共枕的美好祝愿。
也有人想要送实用的礼物,于是选择了雨伞。
他们送雨伞的初衷可能是取自遮风挡雨,但是却忽略了雨伞的另一层含义。
在古人的观念中,伞的谐音是“散”,有分离分散的意思。
结婚本是两个人喜结连理,百年好合的日子,如果送了寓意分散的礼物,岂不是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影响。
那么,亲友结婚的时候,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礼物合适呢?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送的礼物寓意是否吉祥,尤其是注意谐音方面。
其次,礼物的选择最好是实用又充满祝福的,比如刻有新人名字的摆件。
最后,也可以选择一些寓意好的花束,比如百合花,代表着百年好合。
总之,礼物的选择不一定很贵,但要有心,这样才能让彼此的情感更加亲近。
二、寿不送烟
在过去,人们都是以耕种为生,本来生活就已经很窘迫了,还得面临不定时的战乱和天灾人祸。
人们的生活压力是很大的,于是在那时候,人们通过抽烟来消除压力。
但是抽烟本身就是一个有害身体的行为,再加上医疗技术有限、生活条件差,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一般只有四五十岁。
不过,也有人很幸运,能活到花甲之年。
为了庆祝这件喜事,家里人也会给他们过生日,只不过这次的生日也叫过寿。
这次过寿,人们会大摆宴席,在饭桌上,亲属们会送上真挚的礼物和祝福。
不过送礼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不送香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抽烟的时候,会产生缭绕的烟雾,这烟雾就好像是升天一样,故而送烟有诅咒对方的意思。
二是,烟是一种有损健康的食物,人到花甲之年,身体其实已经衰老了不少,这时候很多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
而抽烟则会加重慢性疾病,给老人带来健康上的伤害。
一般过了花甲之年,老人如果有抽烟的习惯也要戒掉,所以过寿的时候是不能送烟的。
在给老人送礼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寓意长寿的物品,如寿桃、寿面,或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礼物,如按摩器、养生茶。
这些礼物不仅表达了对老人健康的祝愿,还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丧不后补
在传统观念中,以死者为大,因此没有什么事情比举办葬礼更加重要的。
当亲人离开时,最难过的就是他们的亲属了,在葬礼结束之后,他们的心情也不会好转,也不想再提及此事,所以,就有了“丧不后补”的说法。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也无法保证参加葬礼的时候,自己就一定有空去参加。
如果当时自己有事,无法准时参加葬礼,也要提前跟逝者的亲属说明缘由,并表示歉意。
如果有随礼的想法,也需要在葬礼前或者是当天托朋友转交,这样才是对逝者的尊重。
但如果当时忘记了,那就不要再事后补送了,以免再次触动亲属想起伤心事。
那如果真的忘记随礼了,还有补救的法子吗?
当然有,可以选择在逝者百日祭或周年祭时,以祭奠的方式表达心意。
也可以在自己有空的时候,买一些水果或者是礼盒,送给逝者的亲属,表示慰问。
如果想要随礼的话,也可以把礼金放在礼盒中,这样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避免了尴尬。
四、送礼的注意事项
不论哪一种情况,我们送礼物给别人时,都应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避免送出不合时宜的礼物。
而且,古人也说了“礼轻情意重”,礼物的贵重与否有时候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送礼物的心意和诚意。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挑选礼物麻烦,于是就选择包红包,既省去了挑选礼物的烦恼,又能避免送错礼物,还能表达心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红包的金额也要注意,要选择吉祥的数字,比如666或888等金额。
如果有送礼物的想法,可以提前了解对方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一份既实用又贴心的礼物,这样不仅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还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用心。
现在送礼注意几点:
首先讲究寓意,不能送不吉利的物品;
其次,不能送对方介意的东西,特别是对方有宗教信仰的,更要注意;
最后,礼物的包装要好,既美观又得体,彰显对对方的尊重。
此外,送礼时机也需恰当,避免在敏感时期送出,以免适得其反。
总结
送礼的讲究很多,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和生活经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遵循这些礼仪,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的送礼讲究,虽然听起来有些迷信,但是却以礼为先。
不论到何时,我们都要懂礼仪,守规矩,才能和亲友相处得更加融洽愉快!
那么,你认为这句俗语表达的意思有道理吗?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