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撒马尔
往年的开年,都是价格战,以降价为主基调,今年变为智驾开年,且从2月10日起,这里的“暗战”闹哄哄。
可以说,开年的所有大会,都是智驾的大会。2月9日,长安,“北斗天枢2.0”;2月10日,比亚迪“天神之眼”开启全民智驾;预计2月22日,华为尊界S800举办技术发布会,同时华为ADS 4(参数丨图片).0有望浮出水面;3月初,吉利汽车召开智驾发布会。
给人的错觉是,这年头,没个智驾的王炸或者断代领先,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
事实上,车企智驾竞争早已是明牌,且造车新势力和华为、小米等手机制造商半路杀出,杀伤力惊人。随着2月10日晚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主打全民智驾,这场技术发布一夜间被推至风口浪尖,也引发后续一系列的意有所指、内涵,甚至嘲讽。
比如2月11日,余承东在微博上表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再比如长城汽车数位高管接连下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发文:“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到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和安全,应该满足用户高频的出行场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极致的安全,这是长城汽车孜孜不倦的追求。”
长城汽车 CGO李瑞峰直言智驾不是儿戏,说到和做到是两码事,期货和现货也是两个概念。听个“故事会”,还不如干点儿实事儿。
当然,也不乏友商中持鼓励或者中立的态度。比如小鹏汽车何小鹏,他表示:“欣喜于智能驾驶的时代终于加速到来,一起携手共同推动中国智驾的进步,推动智能驾驶全面普及!未来的10年,一定是L3智能汽车的iPhone4时代,并走向全无人驾驶L4的10年。”
零跑朱江明接受采访谈智驾,认为智驾普及让大众消费者更好理解智驾、接受智驾,是正和博弈,零跑也是受益者。3月10日,零跑B10发布,将城区端到端智驾普及15万内车市。
一汽红旗也发文表示,红旗天工08上市即搭载卓驭三目方案,轻松实现高阶智驾标配,关注红旗天工 ,开启智驾新体验。
合资车企中,东风日产迅速发文,日产旗下的新车N7也即将上市,也会上高阶智驾,全国都可以开。
自此之后,行业划分泾渭分明:有智驾的车是一类,没有的是另外一类。
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称:“我觉得智驾厉害的那些品牌不应该怼这些全民智驾普及的思路,只有那群最大且最顽固的人,都开始接触智驾了,哪怕是初级的高快智驾,他们未来才可能去期待买一些智驾更好的车,才会去为那些最好的智驾功能买单! ”
在各方或中立、或暗讽、或内涵的表态下,有几个行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或者几条预判。
对合资燃油车,严重一点说,传统车企如坐针毡,尤其是敲响了合资企业的丧钟,大众、通用、丰田、本田和日产的销量在2025年将继续承压,尤其是对合资车企8-15万元车型的精准打击。毕竟,6.98万元起的比亚迪海鸥都可以拥有自动泊车和高快领航,21款车型配备智驾功能的比亚迪更是加智不加价。
此外,对10到20万的新能源车会产生巨大冲击。此前,10-20万新能源车,处于中间段位,高阶智驾还属于溢价范围,到了2025年,将是智驾普及的重中之重。
2024年比亚迪427万销量,预计2025年奔着500万辆销量,比亚迪大规模、大体量的杀入智驾领域,会迅速提升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和普及率,甚至提高新能源的渗透率。
道路和人员风险增加。智驾全民普及基数大,事故率和因为智驾带来的伤亡人数自然也会增加,这需要主机厂谨慎的测试,稳妥后再逐步上车。
二三线智驾厂商的生存危机。智驾平权可能导致二三线智驾厂商被边缘化。头部车企如比亚迪、长安、吉利通过自研或与华为等巨头合作,占据了技术和市场优势,而中小厂商可能因技术落后或资金不足被淘汰。
此外,智驾平权将推动汽车行业从传统的硬件制造向软件和服务转型。例如,车企需要构建庞大的车云数据库和AI算法团队,这可能改变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
整体来看,智驾平权和全民智驾的推进,既是汽车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也带来了技术、供应链、市场竞争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车企需要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消费者教育和政策适应等方面做出全面应对,以在智能化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行业生态的重构也将为新兴企业和跨界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汽势观:“暗战”背后
2025年是智驾厮杀的关键之年,与上半场电动化一样,能否留在牌桌,智驾是成败关键。在此之后,汽车行业才又会回归到新一轮竞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