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文物工作回顾与展望

聚力文物事业

推动文化发展

回眸2024,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越走越宽。

这一年,文物“四普”工作有序推进。成立台儿庄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机制,落实文物普查经费,组建普查队伍,承办枣庄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暨实地调查启动会,运用无人机等设备扎实开展实地调查,“四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普”复查90处,复查率96.7%;调查新发现文物点25处,新发现比率26.8%。创作群口快板《文物普查说台儿庄》、拍摄《文物普查员的一天》、开设“四普”专栏,加大文物普查宣传力度,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文物普查的浓厚氛围。

这一年,基本建设考古前置全域实施。对2020年以来已立项核准的项目中未开展考古调查勘探的14个项目,采取“逐一核查、动态管理、销号推进”措施进行分类处理、跟踪调度。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考古前置工作,建立健全与发改、国土、行政审批等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工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通告》,使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的土地储备、供应地块和基本建设工程做到“应考尽考”。去年共有9宗国有建设用地申请考古调查勘探,已完成7宗,出具供地意见书6份,新发现文物遗存1处,依法查处案件7个。

这一年,运河文化传承发展全面加强。建立大运河台儿庄段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新增运河防务碑、台庄船闸等市保单位4处,推出文物主题游径2条,完成运河古船闸异地复原展示工程,台儿庄古运河旅游路线入选全国文化遗产“50强线路”。“河城共兴”描绘运河人文新景象入选第一批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典型做法。《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推动台儿庄高质量发展》一文被《枣庄通讯》采用,《台儿庄助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被《枣庄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区政协视察全区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这一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赋能添彩。台儿庄大战旧址火车站保护展示项目争取到位资金610万元,黑山西茅草房居落修缮保护项目通过资金预算评估,台儿庄大战旧址整体展示项目计划书完成编制。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革命文化传播实践的探索”入选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褚提楼村入选第四批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杀敌报国碑、冷庄烈士陵园等2处不可移动文物、贺敬之获得的斯大林文学奖证书及奖章等46件(套)可移动文物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革命文物名录。参加山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推进会并作交流发言。

这一年,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贺敬之文学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贺敬之文学馆入选全省中小博物馆三年提升行动优秀单位名单。新增涛沟桥村枣南稻改记忆馆、徐楼村红色记忆馆2个村史馆,全区村史馆达到16个。2名讲解员在“全省文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员大赛中获奖。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大思政课资政育人”的经验做法被中国文物报刊发,“台儿庄大战中的民族精神”入选省级“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示范项目。

这一年,文物保护基础工作逐步夯实。文物库房搬迁至档案馆,购置文物展橱(柜)对已定级的文物及待定级的文物安全存放、重点保管。积极落实检察公益诉讼对台儿庄大战无名英雄墓进行全面保护。配合测绘机构对省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测绘、确认。强化文物看护员工作职责,加强文保单位的日常巡查管护。开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扎实履职尽责、通力协作配合,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格局更加完善。

这一年,各级领导调研督导有力有效。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政策法规司领导先后来我区实地调研指导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建设及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宣传贯彻工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我区对文物保护“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省文旅厅、市文旅局多次组织督导组来我区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四普”工作进展、文博场所消防安全、文保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区政协就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调研情况进行专题协商议政,形成建议案。

展望2025,前行的方向更加明晰,奋进的脚步更加笃实。将认真抓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宣传贯彻,持续推进“四普”工作,依法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登记、公布,启动台儿庄文物通览编纂工作,做好第九批国保单位申报。加强大运河台儿庄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深入挖掘阐释运河文化人文价值,促进运河文化传承发展。开展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实施台儿庄火车站旧址保护展示工程,加快推进文博场馆馆藏革命文物预防性及数字化保护项目,创建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聚焦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主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实施台儿庄博物馆、台儿庄火车站旧址博物馆项目建设,指导徐楼村红色记忆馆、顺河社区历史文化陈列馆建成开放,做好省级乡村(社区)博物馆备案认定。着力抓好文物安全监管,推进偪阳故城遗址安防项目,补齐文保单位标识标牌,会同相关部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行为,切实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图文来源于“文旅台儿庄”,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