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题:大国外交的新春之约
新华社记者张远 张代蕾
在世界欢庆“中国年”之际,中国“新春外交”书写新篇章。
从2025年元旦到农历蛇年新春,习近平主席分别同俄罗斯、美国等国元首和欧盟机构领导人视频会晤或通电话进行沟通,同亚太、亚欧、拉美等地区多国政要会见会谈,向多国领导人致电,促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深化睦邻友好,与全球南方国家共谋新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增添新动力。
在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同世界共赴“新春之约”,将全方位多层次外交布局图景徐徐铺展,为全球注入新的希望和信心。
向新,促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
“亲爱的朋友”——1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同习近平主席的视频会晤中这样称呼习近平主席。互致新年贺电、举行视频会晤……中俄元首年初的密切互动延续友好传统,凸显中俄关系的成熟稳定。
“以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共同促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习近平主席在视频会晤中这样点明中俄关系在全球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奥列格·季莫费耶夫认为,中俄领导人在新年之初的互动,展现出两国致力于在全球及地区层面发挥稳定作用的意愿与决心。
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1月27日,习近平主席向美国艾奥瓦州友人回赠新春贺卡,致以节日祝福。从高层互动到民间友好,中国发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清晰信号:“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可以成为伙伴和朋友,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作为两个国情不同的大国,中美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巴西《论坛》杂志评论道,中美元首的沟通在引领双边关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有助于确保双边关系稳定。在艾奥瓦州友人、马斯卡廷对华合作委员会主席丹·斯坦看来,美中作为世界大国,“越是携手努力,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面临阵营化、碎片化、无序化风险,中欧关系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
“中欧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诚对话,就能推动合作、办成大事”“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越要秉持建交初心,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坚持伙伴关系定位”——从中欧关系发展历史经验谈到如何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习近平主席1月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的战略沟通,为下阶段中欧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月4日在欧盟大使会议上表示,欧中可以通过接触找到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认为,在地缘政治格局震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欧中相向而行有着坚实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中国领导人同美、俄、欧几方的积极互动沟通展现了中国对大国关系的清晰规划,有助于推动大国间的协调合作,在变乱交织的时代展现出中国的责任感。
共兴,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
春节前夕,中国广西与越南接壤的各个口岸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向着中国方向,运输火龙果、菠萝蜜、芒果、西瓜等越南水果的货车在友谊关口岸通过智能查验高效通关,发往广州、武汉等集散地。向着越南方向,载有椰果、栗子饼以及灯笼、红包等节庆用品的铁路班列一列接一列过境。得益于中越互联互通的不断加强,两国“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的画面成为中越深化互利合作惠及百姓的一个缩影。
“加快推进互联互通”“构建稳定畅通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通电话时提到中越合作的重点方向。在越南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武大略看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迭代升级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两国产业链效率,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武大略说,习近平总书记年初以来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通电话,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就中越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这样密切的高层互动,是越中“同志加兄弟”友谊的体现。
2025年1月,中国新疆吐尔尕特口岸送出不少“大块头”:一辆辆挖机、钩机、平地车等大型机械用车从那里出境,运往中吉乌铁路项目施工现场。2024年年末,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这一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承载着地区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景。
“人心齐,泰山移。”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在访华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这句中国谚语形容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得益于两国之间卓有成效的高质量合作,2024年,吉中两国在许多重点合作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春之际,中国同周边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扎实推进,喜讯频传: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访华期间,中斯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访华前,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泰国总理佩通坦访华前一天,泰中高铁二期工程获泰国政府批准……
中国和周边国家利益融合更加紧密,友好互信不断深化,地区合作展现蓬勃动力,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表示,期待巴中双方团结一心,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联合创始人玛雅·马朱兰说:“借助中国的专业知识、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斯里兰卡有望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并成为全球发展的积极参与者。”
文莱-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陈家福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文莱与中国的一系列合作项目有力促进文莱经济发展,让民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有助于推动文中两国乃至整个地区实现繁荣发展。
同行,携手创造更美好未来
白雪皑皑的哈尔滨,一场体育盛会见证着中外深化交流互鉴、增进友谊的“双向奔赴”。文莱、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泰国、韩国等国领导人访华并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充满活力的冰雪之城亲身感受开放、自信的中国。
春节前,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和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先后访华,试乘中国新能源汽车、了解乡村振兴经验,沉浸式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人怀着携手发展的期许,同中国一道描绘着共创美好未来的新愿景。
中国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不断汇聚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合力。
“提升中国-中亚机制合作水平,做实做强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抵制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加强多边协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中方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习近平主席在同来访的外方领导人会见会谈时,一次次就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阐明中国主张,汇聚起广泛共识。
泰国总理佩通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中国领导人提出的诸多理念备受关注,“对于中方提出的倡议建议,我们向来乐于倾听”。
中国外长连续35年新年首访非洲,夯实中非全天候友谊,推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中拉论坛正式运行10周年,推动中拉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欢迎印度尼西亚成为金砖正式成员、支持巴西举办金砖峰会和气候变化大会、支持南非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加速推进……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前行,为经济全球化转型带来新动能,为完善全球治理带来新气象。
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韦罗妮卡·萨拉斯瓦蒂说,希望加入金砖大家庭的印尼与中国等伙伴继续并肩同行,在国际多边舞台上发出更响亮的自强声音,“为面临严峻危机的世界带来更多光明和希望”。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交流、共建、互利,不仅促进了多极世界的发展,也让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发言权。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致力于同全球伙伴一道,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不懈努力。农历蛇年新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视频发表新年祝福,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的坚定支持。他说:“让我们满怀希望和决心迎接新年新开端,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新的一年,中国将继续勇立时代潮头,展现责任担当,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宝贵稳定性、增添正能量,共同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