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化年间,徽州府有个叫郭有林的人,父母过世得早,仅靠家中一点薄产度日。

二十一岁那年,族中长辈说媒,娶了邻村农户之女柳氏。

一年后,柳氏怀胎十月,生下一子。郭有林甚是欢喜,给孩子取了个乳名,叫小虎。

娶妻生子本是好事,只是如此一来,家中更加捉襟见肘。

这一年还恰好遇上灾荒,城中米价狂涨,许多普通百姓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郭有林家也是如此。

为了不饿着妻儿,每日熬的粥,他把稠的部分给妻子,而自己的碗里,那米粒都数得清楚。

好在朝廷的应急措施做得及时,救济粮也发放得到位,大家就这么勉勉强强地度过了一年。

这事情过后,郭有林起了做生意的念头。他没有一技之长,能想到赚钱的法子只能是此了。

于是找了牙人,置换房产,买了个小铺子。主要是卖些人们日常需要的杂货,这东西就算一时卖不出去,顶多也就是积点灰,不容易坏,稳当。

郭有林虽念过几年私塾,识些字,但到底是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两年过去,赚来的钱大部分充当了学费。



到了第三年,情况才有所好转,郭有林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只是,这口气没让他松太长时间。

年关了,他出外收账。这日回来得晚,累得狠,就没去铺子里检查门锁。

哪知就松懈这么一下,结果,出事情了。

铺子里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不算,还有个死人躺在那儿。

这事是打更的更夫耿三多先发现的,他路过此街,发现店门大开,而屋里漆黑一团,没有点灯。

他觉得纳闷,挑了灯笼凑近看,差点被地上的人给绊着。

以为是醉酒了,叫了他几声。

没人应,耿三多心知不妙,赶忙去衙门报官。

衙差带着仵作过来,经过仔细察看,确定此人已经死亡。

这真是一场天上掉下来的灾祸。

郭有林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究竟丢了多少财物,更没有办法解释这人为何会死在自己店里。



死者叫朱二狗,平常的口碑很差。是街上的一个浪荡子,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因着这个原因,县令没有为难郭有林,暂时先将此案搁置,等待新的线索出现再行调查。

然而,朱二狗的亲属并不打算轻易放过郭有林,他们天天聚集在郭有林的店铺内外。

你说他们是在闹事吧,也不完全算是。人家既不吵也不闹的,顶多就是相互聊个天。但就是不走,你郭有林生意也别想做,看你能怎么着!

这无疑就是一种无赖行为了。官府也管不了,没理由抓人呀,只能建议双方自行解决这一争端。

其实吧,这事情要解决也不难,无非就是用钱去解决。

郭有林觉得很冤,自己也是个受害者啊!丢失了财物不算,还要拿钱给对方,凭什么?

可朱家的人不是这么认为的,既然朱二狗不明原因地死在你店里,你就得负责任。

最后,在中间人的调解下,郭有林再不情愿,也还是付了一笔钱。一来图个安宁,二来毕竟后面还是要做生意的。

收账要来的钱,全没了。

这一年,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比前面两年还惨。



过了些日子,到了年二十四,郭有林给屋子打扫灰尘。

清扫房梁时,不慎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把两条腿都给折断了。

这可真是祸不单行!家中本来就没多少余钱,这么一来,连年都别想过了。

柳氏坐在床边抹眼泪,说嫁到郭家来,这日子比黄连还苦,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郭有林心里也是苦不堪言,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

第二日大清早,柳氏做好了早饭,说是要回娘家一趟。

郭有林请求她能否过段日子再去,自己现在这个样子,难以照顾小虎。

柳氏一个劲地抹眼泪,就是不松口。

没办法,郭有林只能同意。

只是,令他纳闷的是,柳氏竟然把家中稍稍值些钱的东西全带走了,

虽说要过年了,送礼物给丈人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妻子为何连一个铜板都没留下呢?

早饭吃得早,没到晌午,小虎就饿了,嚷得要吃饭。

不过是四岁小儿,哪里知道父亲的为难。

郭有林笑着答应,咬着牙从床上爬起,一直爬到灶房,生火做饭。

这一天,父子两个过得无比地狼狈。



到第二天中午,邻居周伯发现了这家人的异常。过来问是怎么回事,这才知道缘由。

他纳闷得很,郭有林没有兄弟姐妹,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小虎年纪又小,为何柳氏非得在这时回娘家去呢?

心里有了七八分的猜测,不好说出来。只是把儿子叫过来,一起把郭有林抬到床上去,又叫妻子送饭过来给他们父子吃。

郭有林很感激,周伯让他别往心上放,说都是邻居,互相搭把手是应该的。

整个过年期间,柳氏没有回来,父子俩都是受周伯一家在照顾。

元宵过后,柳氏的父母倒是过来了,说柳氏病重,不忍拖累郭有林,自请下堂。

他们不仅带来了文书,还带来了证人,显然是有备而来。

郭有林苦笑,没有多说什么,在文书上签字按了手印。

事后,周婶得知了这些,责备他太过于善良。

郭有林苦笑,说强扭的瓜不甜,随她去吧。



在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郭有林恢复得很快。三个月后,完全可以弃拐,如正常人般行走。

他把店铺里外打扫干净,重新开门做生意。受朱二狗事件的影响,生意平平淡淡。

没有办法,生意再不好,这个店铺也得维持,目前这是他和小虎生存的根本。

此后几年,郭有林既当爹又当妈。一边做生意,一边抱着小虎教他识字。要出去办事了,就把小虎放周婶那,请她帮忙看着。

有邻人劝他再找过一个,省得自己这么辛苦。

郭有林笑着摇头:小虎年纪还太小,定不会适应的。

在相熟的人眼里,他的人品没得说。是以,来说媒的有好几个,但都被郭有林婉言谢绝了。

的确,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柳氏的离开,对小虎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邻居的小孩不懂事,和小虎在一起玩时,会嘲讽他是被母亲遗弃的孩子。

以前小虎年纪小,对这话没什么感觉。后来懂事了,又看到同龄的小孩有母亲照顾,他心里产生了一种自卑,而这自卑慢慢又转变为对母亲的怨恨。

怨恨随着年龄的增长,仿佛融进了血液,又变成其他的一点什么,使得他跟小朋友们的相处不再如幼时那般融洽了。



郭友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不知道怎么跟孩子去讲这些成人间的道理。

负面情绪积累多了,若没办法自我消化,总有一天会爆发。

有日,一群孩子在玩泥巴,小虎不知怎么惹恼了个叫石头的孩子。

于是,石头骂他是没娘的孩子。愤怒之下,小虎冲上去推了他一下。

猝不及防间,石头摔了个四脚朝天。姿势很滑稽,引得别的孩子哄笑,纷纷说他是“乌龟崽子”。

乌龟这个词,是特别侮辱人的。

一般而言,妻子出轨,或者行为不检点,她的丈夫就会被人称作乌龟。

而乌龟崽子……

自觉无比受辱的石头,哭哭啼啼回家找爹娘去了。

这世上有不少人是欺软怕硬的,石头的父母便是如此。

先是石头的娘赶过来骂这群孩子,然后又打了小虎几下。

并且骂他:你娘就是千人骑万人跨的窑姐,你才是乌龟崽子。

小虎伤心地号啕大哭,回骂她:你就是个坏人。

这天郭有林正好出外进货了,周婶听到小虎的哭声,赶紧跑过来跟石头娘对吵。

石头娘平常就是个不肯吃亏的女人,再说这事情她也不占理。情急之下,竟然动手打周婶。

被打了,自然是要还手。就这么着,周婶和她撕扯起来。

周伯正好也不在家,他儿子周勇在。听到自己娘被打了,风风火火地赶过来,上手对着石头娘就捶。

这会儿,石头爹也赶过来了。见到这幕,啥也不说,跟周勇打成一团。

就这样,本是孩子间的一场玩笑,最后变成大人间的打斗。

后来,这几人是被邻居强行扯开的,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些皮外伤。

郭有林到下午才回来,在路上就听说了此事。心中觉得过意不去,买了几样礼物送去周家。

周婶却不肯接,说,他们一家都把小虎当自家孩子看待,自家孩子受了欺负,哪有不上前帮忙的道理。

郭有林又再说了些感激的话,这才领着小虎回家。

关上门,他问儿子:“你是不是很恨母亲离开我们?我听你平常没少抱怨。”

小虎起初没吭声,在父亲再三追问下,才点头。愤愤地说道:“别人家也并不比我们富裕,可为何别人家的妈妈就不离开他们的孩子呢?”

柳氏离开郭家后,很快嫁给了一户有钱人家,做人小妾。这事情,郭有林早有耳闻。

他暗自叹了口气,摸摸小虎的头:“你也该启蒙了,下个月我就送你去学堂念书。”

过了一会儿,想了想,觉得还是要跟儿子说些道理,尽管他可能听不懂。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会有。然而,与其抱怨,不如去尝试改变。”

“一味地抱怨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自己的状态越来越糟糕。”

“因此,小虎,你何不尝试转变自己的态度,用乐观的方式去面对这些不如意的事情。你会发现,实际上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小虎歪着头看着父亲,半晌,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郭有林说到做到,过了一个月,果真送小虎去了学堂。

由于在家已经跟着父亲识了些字,在学业上,小虎没觉得有多吃力。

一段时间过去,懂事了许多,学堂的夫子也总是夸赞他聪颖。

对此,郭有林欣喜不已。

然而,高兴没多久,小虎又在外头跟人打架了。而且,还是一个大人。

这回打架的理由,倒不是因为他母亲,而是为了一条受伤的小黑狗。

这条小狗不知是被何人丢弃的,奄奄一息地躺在垃圾堆旁边。

小虎和几个小伙伴围着它不知所措时,有个男人路过,想要捡回家炖着吃。

小虎不同意,跟这人争执起来。

见对方是几个小孩,男人自是不放在眼里的,拾起小狗就要扬长而去。

小虎冲上去拦住他,要把小狗抢回来。

他这么小的年纪,肯定是争不过一个成人的。趁男人不备,小虎竟然朝着男人的手咬了一口。

男人吃疼,把小狗扔了,但转手就给了小虎一巴掌。

小虎虽然很疼,但没理他。跑过去把小狗抱起来,朝家中飞奔而去。

郭有林听说事情原委后,没责备他,拿了些草木灰过来,给小狗治外伤。

自此,小黑狗就在郭家留下了。郭家父子二人自己吃啥,也给小黑狗吃啥。

在外人看来,这一家子是真的有趣!



快到年关了,郭有林得出去收账,他准备早去早回。

现在小虎做完功课后,还要练一个时辰的字,再在周家待不太合适。

有时,事情想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你想快,偏偏就快不了

郭有林收账倒是挺顺利的,可回来时却遇上了一件事。

他打算抄近路回家,这就必须经过一条河。在等船时,发现远处有个女人不对劲,一直站在河边徘徊,似乎有要跳下去的意思。

这寒冬腊月的,一落水,没死也要病。就在他准备过去询问究竟时,那女人真的跳河了。

郭有林吓了一跳,赶忙跑过去。一边跑一边脱衣服,且嘴里高呼着“快救人”!

最终,女人被他救起。还好呛水不多,人无大碍。

周围有不少好心人,给郭有林把衣服捡来,给他披在身上。

有个住在附近的大娘,让他们去自己家烤火,并拿来干的衣裳给他们换。

又叫丈夫煮了两碗姜汤端过来,夫妇俩人一个劲地夸郭有林是好人。

郭有林都不好意思了,直到喝姜汤时,他才有空打量被救女子。

这女子微微低着头,虽愁容满面,但能看出面容姣好。

只是,他越看这女子,越觉得面熟。

“你是……周家女儿婉玉?”

女子不禁抬起头:“……是有林哥啊。”

见到是熟人,婉玉尴尬得很。过了一会儿,又悲从中来,小声啜泣起来。



经过一番劝解,郭有林得知,婉玉自尽是因为在丈夫家受到了委屈。

她丈夫叫孙强,喜欢在外面喝花酒,还跟那儿的一个小娘子好上了。

前不久,小娘子说有了身孕,要孙强娶她进门。她可以不要彩礼,还可倒贴五百金。

孙强乐意得很,可婉玉不同意,孙强便去找他娘告状。

孙家正愁没钱给小儿子娶媳妇呢,听到有这么好的事情上门,哪有不肯的道理。

于是,婆婆痛骂婉玉,说她嫁到孙家三年,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简直就是占窝不下蛋的母鸡。

最后骂道:“这件事,我二老说了算,没你说话的份。若是你再要啰里啰唆,就让强子休了你,你给我从孙家滚出去。”

听了这话,婉玉气得要死。一时想不开,从夫家跑出来,就想投河自尽。

郭有林问她:“周伯他们知道这事吗?”

婉玉摇头:“还不知晓。”

郭有林皱了皱眉头:“你真是糊涂啊!你死了,孙家的人倒是快乐,可周伯周婶怎么办?岂不是要哭死?”

婉玉羞愧万分:“是我想岔了。”

大娘也说她糊涂:“孩子,回娘家住段日子,先把身子养养。我看你这身子骨,不像是不会生养,只是底子弱了些。”

原来,这位大娘懂岐黄之术,在治疗女子不孕这块尤其擅长。

婉玉很惊喜,问她:“您可否为我诊治?”

大娘笑了笑,语含他意:“你先回家,与父母商量过后,再看需不需来。当然,你若是在家养好了身子,自然也用不上我。”

婉玉听得糊涂,不好再问。

等衣服烘干后,与郭有林辞别大娘,踏上回家的路。



这件事,周伯他们一家对郭有林是感激不尽。

郭有林笑道,这只是碰巧,倘若别人遇上,也会下水救人的。

年底很忙,他没把这事放心上。

年三十,周婶让他带着小虎一起去家里吃团圆饭。

小虎问他:“婉玉姨可以做我的妈妈吗?”

郭有林吓了一大跳:“你不要乱讲话,她是有丈夫的人。”

小虎很疑惑:“可是,婉玉姨回来的第二天,周婆婆他们就去孙家,与那个人和离了呀。而且,婉玉姨对我很好,我也喜欢她。”

这么快就和离了?郭有林觉得纳闷,但这种事情不好随便问的,

不过,这段日子他忙得很,确实是婉玉帮忙在照顾小虎。

也许她是想用这种方式感谢自己吧。

这么想过后,他嘱咐小虎,去周家吃饭别乱讲话。

年初二的时候,孙家来人,想请婉玉回去。

结果,被周婶一盆水给泼了出去。

小虎回家告诉郭有林,婉玉姨她说,就是死也不会再嫁去孙家。

孙家也是惹了个大笑话,花楼里的小娘子哪里会真的倒贴五百金嫁去他家呀,不过是找个由头罢了。

在孙家只待了一日,灌醉了孙强,把他家里的钱财全部席卷一空,与姘夫跑了。



元宵过后,周婶来找郭有林,问他可愿娶婉玉,不要彩礼。

郭有林求之不得,一口答应了下来。变卖了些货物,执意拿了彩礼钱过去。

小虎很高兴婉玉做他妈妈,抱着她很亲热地说话。

婉玉嫁过来后,把彩礼钱和自己的嫁妆一起,都给了郭有林,说自己给店铺入个股。

她确实对小虎很好,视如己出。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就连小黑狗,她也是好好地对待。

不知郭有林是不是否极泰来,这一年,他家一桩喜事接着一桩喜事地来。

先是接到了几笔大生意,赚到了些钱。半年后,婉玉又有了身孕,是龙凤胎。

弟弟妹妹出生后,小虎欢喜得手舞足蹈。

起先,郭有林担心婉玉会厚此薄彼,但他的顾虑完全多余。

婉玉把一双孩子交给了周婶去带,自己专心陪小虎。

郭有林不解,问她这是为何?

婉玉讲,孩子太闹了,哭哭啼啼的,一来会影响小虎的学业,再一个让郭有林也休息不成。反正两家离得近,小虎上学堂时,她可以回娘家帮着带孩子。等小虎学有所成,他又可以引导弟弟妹妹。这样,其实是最好的安排。

妻子的善解人意,让郭有林眼眶润湿,半晌说不出话。



家中有婉玉打理,郭有林埋头做生意,日子越过越好。

有日,他去邻镇谈生意。回来时恰巧下大雨,避雨耽误了时辰,结果进不了城,只能找家客栈投宿。

一天的疲累,让他倒头就睡。睡到半夜,做了个梦,梦见家中的小黑狗跃上了屋顶。

郭有林觉得奇怪,小黑狗在家里一直很安静的,也没听它怎么叫过,怎么就跳上屋顶了呢?

正在疑惑间,小黑狗口吐人言:“醒醒,速速逃生!”

它居然会说话?郭有林就更加奇怪了。

他很想开口问一问,可怎么用力都说不出一个字。

黑狗又道:“我知道你很疑惑,告诉你也无妨。我来凡界,只为渡劫。不巧当中出了差错,幸得你儿相救。这事你一人知便好,不可往外泄露半句。否则,对你没有丝毫好处。”

“这段日子,谢谢你们的照顾。往后,我亦会庇佑你们,你儿小虎定会高中高升。”

最后,它催促郭有林:“你快醒来,赶紧逃命,这客栈很快就要被山洪冲毁。”

说完,黑狗就不见了。

而此时,郭有林也醒了。披上衣裳,穿了鞋子就往外跑。

跑出客栈门,听得有轰隆的巨响传来,且声音越来越近。

郭有林惊惶失措,不知该往何处去。

就在这时,不知哪来的一股怪风,把他裹挟着飞速向前。一直到城门口,才将他放下。

郭有林心中仍是惊恐不已,他虽没有回头看,但清晰听到了客栈被冲垮,以及人们的呼救声。

蜷缩在城门口,将就地过了一夜。到了天明,城门开,他赶紧进城回家。



还没踏入大门,就听得小虎号啕大哭的声音。

这孩子很久没有这么大声哭过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郭有林连忙推门跑进去。就见小虎抱着小黑狗在哭,而婉玉也在旁边陪着垂泪。

小虎看见他回来,哭得更凶了:“爹,小黑死了。”

顿时,郭有林明白了一切,昨日的梦境全是真的。

他安慰小虎:“小黑不是死了,是它的灵魂要回家了。”

小虎抽噎着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郭有林想了想,说道:“它跟我说过,想家了。”

“是吗?”小虎半信半疑,但也没有接着问下去。

随后,郭有林找人定制了一副棺木,好好地安葬了小黑狗。

婉玉不知丈夫为何要这么做,但也没有阻拦,默默地配合做着相关的事宜。

小黑狗没有食言,这以后,郭有林的生意越做越好。三年后,成一方首富。

而小虎呢,十四岁考上了童生,然后秀才、举人,直到状元。

每一场考场,他都顺利通过,所写文章字字珠玉,令人拍案叫绝。

在官场上,别人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而他却像如鱼得水,处理事情游刃有余。

有人怀疑他是文曲星下凡,这点小虎自己也不知,只是笑笑了事。

只有郭有林深知其中缘由,他自然是不敢说出来。

为了感谢小黑狗,在家中专门设了个香案,天天点香跪拜。

小虎隐隐猜到了点什么,问过一回,郭有林保持沉默。

小虎没有再问,这以后,他随着父亲一起,也天天给小黑狗敬香。

多少年过去,这一家子都是其乐融融,不知道的人,根本想不到他们是再组之家。



不过,这中间有个小插曲,不得不提。

小虎中了秀才后,柳氏来郭家找他。

那日,他正在房间温书。

婉玉敲门进来,告诉了他此事后,接下来的话,有些吞吐。

她说,自己刚嫁过来那会儿,其实柳氏也来过,想复合,求郭有林看在曾经夫妻的份上原谅她。只是,郭有林没有同意,给了她五十两银子。并且说,等小虎考到了秀才,由他自己决定认不认生母。

其实,婉玉说这些话,是担心小虎会怪罪自己。

小虎放下手中的书,问道:“娘,她不是嫁给富人家作妾,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了吗?”

婉玉沉默了一下,决定如实相告:“离开郭家那年,她是去富人家做了妾,不过很快被主母打了出来。后来又嫁过了一个人,此人酗酒如命,一喝醉就打她。其实,她也过得不好。”

小虎皱起了眉头:“那她如今呢?离开了嗜酒之人没有?”

婉玉摇头:“那倒是没有。”

小虎又问:“为什么不离开呢?”

婉玉想了想,答:“可能是怕以后会过苦日子吧。”

小虎笑了:“那她现在的日子不苦吗?”

婉玉愣了半晌:“你这孩子,绕来绕去地想说什么呀?”

小虎站起来,抱了抱她:“娘,当年爹给了她五十两银子,她完全可以自己把生活过好,可她没有。现在她来找我,不过是为了钱,而不是因为想我。这样的人,我岂会认她?”

最终,小虎没有出去见柳氏。

柳氏不甘心,后又来过几回,还是没能见到。

后来,郭家搬去了京城住,也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既然不能在困境中同行,又怎能期待在荣华时共享呢?

(此文由笑笑的麦子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