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公布,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共34条。

《条例》明确禁止在民宿、宿舍、更衣室等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还严格规范了国家机关、个人查阅调取视频图像信息的权限与程序。法律界人士表示,《条例》在维护公共安全与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之间作出了有效平衡,将对司法实践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严禁非法乱建

民宿、宿舍、更衣室等区域禁止安装监控

2024年9月,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通报“民宿摄像头”事件称,3名犯罪嫌疑人借住宿之机在民宿客房内偷装网购监控设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1月,某博主爆料称曾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更衣室内发现隐藏针孔摄像头,据该院情况通报,职工发现被偷拍后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当天即抓获违法行为人,并依法对其采取行政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24年1月至9月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显示,人民法院依法严惩以偷拍、窃听等手段严重侵犯公民隐私的犯罪,斩断偷拍盗摄黑灰产业链,受理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件同比增长436.36%。

此次出台的《条例》规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进行视频图像信息收集、传输、显示、存储的系统。

《条例》严格规范建设,严禁非法乱建。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政府有关部门、经营管理单位按照规划、标准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系统。除负有经营管理责任、安全防范义务的部门、单位或者个人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建设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禁止在公共场所的四类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民宿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部,或者单位为内部人员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房间内部;公共的浴室、卫生间、更衣室、哺乳室、试衣间的内部;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后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

偷拍和传播的人所应受到怎样的惩罚?《条例》明确了公安机关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责,建立起备案和举报制度。对违法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或者非法对外提供、公开传播视频图像信息的,没收设备设施、删除视频图像信息、给予罚款处罚;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军事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条例》内容清晰明确,有望减少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主观推导和逻辑判断。”广东知恒(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逯义伟说,《条例》能够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上位法形成互补,从而有利于后者的“落地”,对司法实践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严格规范调取权限、程序

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利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收集违法事实,成为政府部门行政执法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此同时,非现场执法有时存在设置地点不合理、不公开,记录违法信息不规范、不告知的现象。

此次出台的《条例》严格规范了国家机关、个人查阅调取视频图像信息的权限与程序。

根据《条例》,对获悉的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公共安全视频系统收集的视频图像信息被依法用于公开传播,可能损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对涉及的人脸、机动车号牌等敏感个人信息,以及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称、营业执照等信息采取严格保护措施。

“《条例》对国家机关调取视频图像信息的行为作出限制性规定,有助于推动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务,进一步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富民表示,权力缺乏监督容易被滥用,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监督,避免国家机关超范围调取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指出,《条例》是对目前很多地方监控设备滥用情况的一种有力回应。“建议加强公共安全视频图像采集、存储和使用的透明度,建立明确的信息公开机制,让公众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信息被收集了,以后如何使用,以及保存多长时间等。”

在逯义伟看来,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是“大势所趋”,《条例》划定了公共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合理边界,体现出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为今后的立法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