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AI生成)

伴随春节的落幕,白酒行业2025年是继续“苦日子”还是有望脱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近日,中国酒业协会预测,“白酒整体态势2025年优于2024年,酒业前景一片向好。”这一研判的根据源自今年春节前后白酒市场整体符合预期,以及开年至今酒企的自我调整释放了积极信号。

钛媒体APP观察到,进入2025年白酒企业动作频频,但核心皆凸显一个“稳”字。二级市场上,为提振信心白酒上市企业开年后相继发布分红、回购政策;渠道上,为解决最根本的“供需问题”,白酒行业从以往的“涨价潮”演变成如今的“控货潮”。

另外,从酒企去年底的经销商大会以及节后“第一会”上传递的信息来看,“营销改革”是白酒2025年关键词之一。这意味着在行业分化加剧趋势下,今年酒企经营大概率呈现两个情况:要么加大费用保份额,要么收紧费用保盈利。

提振股价:高分红+密集回购

处在白酒行业的调整周期,又叠加消费低迷、业绩疲软、市场量价齐跌等多重因素交织出现,导致看空白酒前景的声音在过去一年反复出现。体现在股价上,A股白酒2024年全年仅五粮液股价有上涨,其余个股股价均以下跌收官。

步入2025年,白酒股下跌形势并未好转,投资者对白酒板块的热情明显减弱。为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多家白酒企业发布了高分红和回购等政策。

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五粮液(000858.SZ)、山西汾酒(600809.SH)、泸州老窖(000568.SZ)、古井贡酒(000596.SZ)相继宣布春节前实施中期分红。其中五粮液分红金额近100亿元,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分红金额分别达到20亿元、30亿元。

除了分红,2025年白酒股回购潮热度不减。2月6日晚,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回购最新进展,2025年1月,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68.51万股,耗资约为10亿元。

无独有偶,2月5日,水井坊(600779.SH)发布公告,自2024年3月5日首次实施回购,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286万股,已支付总金额为1.25亿元。当天,舍得酒业(600702.SH)也公告称,其2024年10月29日首次披露回购方案,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76.66万股公司股份,累计回购金额为4973.35万元,占预计回购金额的比例为24.87%。

2月7日金徽酒(603919.SH)公告称,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约1043万股,已支付的总金额约为1.93亿元。

有分析人士表示,白酒股阴跌不止,“情绪杀跌”对股价的冲击影响不可忽视,而白酒企业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向资本市场传递正面信号,在提升投资预期的同时,将对股价形成一定支撑。

东兴证券表示,随着扩内需,稳投资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消费会逐渐企稳并恢复,食品饮料的需求或将回暖。特别是餐饮消费会跟随着经济的复苏而复苏,其预期餐饮上下游的消费或将有所好转。

控货力度加大

作为开年第一战,白酒2025年春节档表现如何?

多家券商调研结果显示,2025年春节白酒终端表现整体符合预期,动销环比2024年中秋有所改善,下滑比例收窄至个位数,渠道信心亦有所修复,压力有所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春节档白酒市场最大的亮点是酒企端聚焦消化库存,节前放宽“开门红”打款比例,并辅以停货、调减目标等手段,协助梳理库存。

实际上,春节前市场传出五粮液停货、优化第八代普五合同计划量消息时,业内就曾预测2025年白酒行业将从以往的“涨价潮”转变为“控货潮”,控货稳价将成为新一年行业发展一大主线。进入2025年,白酒“控货潮”如期而至,多家酒企相继发布停货、控货举措。

比如贵州珍酒1月10日起停止接收第三代珍十五(含无奖)产品销售订单,升级后的第四代珍十五将开始投放市场,第三代珍十五将不再生产;头部酒企洋河股份(002304.SZ)1月17日发布《关于停止向线上平台供货海之蓝和天之蓝产品的通知》,即日起洋河品牌海之蓝、天之蓝产品停止向各线上平台供货;1月21日起李渡酒业暂停供应李渡高粱1308申遗献礼、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975等产品。

2月以来,酒企控货力度进一步加大。2月1日,今世缘(603369.SH)发布《关于暂停接收国缘四开、对开销售订单的通知》称,即日起暂停接收42度500ML国缘四开、对开销售订单;洋河股份2月5日再次发布《关于加强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配额管控政策的通知》与《关于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的通知》两项重要通知。

从结果来看,目前行业性库存压力仍存,但酒企此番控货力度已有效果。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渠道端心态环比2024年中秋、国庆有所好转,伴随旺季起量,叠加库存消化,信心有所修复,现金流压力亦有缓解。终端延续低库存运转,打款多满足底线回款要求,额外需求以调货为主,春节出货环比好转,盈利水平亦有所改善。

但不同品牌库存分化明显,据方正证券,茅台、五粮液、汾酒、迎驾等品牌渠道库存相对偏低,其余品牌终端库存仍偏高位。

中国酒业协会认为,通过控制市场投放量,白酒品牌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避免了价格的大幅波动。这种自我调整,实际上是在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平衡“供需关系”已是白酒行业共识,2025年白酒“控货潮”将愈演愈烈。

以费用保份额or降本保盈利

对于2025年的发展规划,白酒企业多以“稳健”定调,具体到市场策略,多家酒企都提到了“营销改革”。

如五粮液将2025年定为“营销执行提升年”,并在节后收心会上提到“酒业营销体系变革”。西凤酒在2月8日举行的2024年度营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将2025年定义为“营销改革突破年”。

此外,洋河股份提出“不折不扣完成年度营销目标任务”,舍得酒业则提出以“开年即决战”的姿态,“刀刃向内”的态度,发现问题、补齐业务全链条中的不足。

“与2023年底的高增长目标不同,2025年各大头部酒企更加注重市场、渠道、价格和经销商的稳定发展。”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表示,这种转变将推动整个行业从过去的放量增长逐渐转向结构增长,从粗放向精细、由数量向质量、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

需要注意的是,酒企“营销改革”往往与费用投入挂钩。众所周知白酒是典型的高毛利行业,同时也是热衷“烧钱”营销的行业。例如今年央视春晚报时、植入等被白酒承包,白酒品牌耗费上亿元的营销费用换得春晚几秒钟“露脸”就引发市场热议。

存量竞争时代,白酒企业仍在发挥“钞能力”抢市场。可以看到,部分企业(多以头部酒企为主)能够保持稳健业绩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营销费用的节节攀升。以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统计,A股白酒上市酒企整体营销费用投入约为338.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2.44%。其中,部分上市酒企的销售费用率在30%以上,并且销售费用增速更超过了同期营收增速。

2025年酒企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这意味着酒企要达成目标必然要投入更高的费用。贵州茅台就表示2025年将进一步加大茅台酒的推广和品牌宣传力度,计划投入市场活动费用6.75亿,比2024年增长83%。

五粮液也强调了2025年将从费用管控、市场治理、渠道优化等方面综合施策,全力提升经销商盈利水平,全面优化第八代五粮液的渠道费用,保持全国市场投入的一致性。在消费者培育等方面,将加大在重点市场、薄弱市场的支持力度。

变化是不少品牌力较弱的区域酒企在业绩压力下开始收缩营销费用,仍以白酒2024年三季报数据为例,譬如顺鑫农业、口子窖、酒鬼酒、伊力特等多家酒企营业总成本均有所下降,还有不少白酒企业在缩减管理费用。

2025年,如何确保费用投入与收入成正比,如何将钱花在刀刃上,都将成为酒企面临的考验。(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杨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