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诗词,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她就是叶嘉莹先生。
她的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诗人席慕蓉直言“她就是诗魂 ”;痖弦称赞她为“ 穿裙子的士 ”;作家白先勇称“ 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他回忆在台大读书的时候常常从外文系逃课去听叶先生的课。
教书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 叶先生在人生的晚年 卖掉 京津两处 房产, 又将自己的稿费、版税收入悉数捐出 ,累计捐赠3568万元 , 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都让她为传统文化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但当她荣耀加身时,她却说: “我教了一辈子书,除了作为一名教师,一无所长。 ”
真实的叶嘉莹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让我们一起回顾叶先生的一生——
01
不曾忘却的初心
很多人都知道,叶先生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的身份,曾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 ; 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也是2015-2016年度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
但浮和沉,名与利,都不是她追求的东西。 这些头衔,也不足以概括她跌宕的人生。
叶嘉莹(中)三岁时与小舅李棪(左)及大弟叶嘉谋(右)合影
1924年,叶先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是叶赫那拉氏的后裔。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面对北平的沦陷,叶嘉莹写下了悲痛的诗句: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
日本占领时期,母亲因手术意外去世; 大学毕业后不久,解放战争爆发; 南下台湾后,丈夫因白色恐怖遭到政治迫害。
上世纪中期,叶先生辗转执教于 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
1948年叶嘉莹南下到南京结婚,不久随丈夫迁居台湾,并在台湾生活了十八年
1969年她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 978年,听闻中国恢复高考,已在加拿大教书多年的叶先生向中国政府申请回国。 一年后,她收到了中国教育部批准回国教书的信, 安排她先去北大教学 ,不久,又 应李霁野先生之邀去了南开。
1979年起,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
2013年,因年老不能再越洋奔波,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
之前 在她90岁生日时,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向她发来贺信,温家宝在信中称赞她心灵纯净、志向高尚,诗作给人以力量, “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
02
慰藉一生的诗行
叶先生说: “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 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 ”
“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功用,这是一件极可遗憾的事情。 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这些年来的一大愿望。 ”
定居台湾时,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 叶先生抱着幼小的女儿寄居在友人家的客厅里,写下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 。 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
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把她从悲苦中提振了起来。“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一句,如当头棒喝。她跟自己说,要把精神感情完全杀死,杀死了,就不再为它烦恼。
1969年,叶嘉莹携父亲赴哈佛任教诗
1969年叶先生携全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
1976年3月24日,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又一次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她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10首 哭女诗。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 她叹命运不公,反思劳瘁一生的意义。
经此一难,叶先生突然觉悟到, “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
1978,她开始向中国政府申请回国教书。
03
以此生,许诗学
叶先生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叶先生说。
初回南开,叶先生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堂下座无虚席。 她写下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句子。
诗词几乎是叶先生生活的全部, 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叶嘉莹在讲台上站了70多年。 她说: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 你不能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年轻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
94岁寿诞之前,叶先生宣布将个人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叶嘉莹说,她有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她坚持以传统声调读诵,为后人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
有人好奇,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叶嘉莹说:“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如今斯人已去,只留得好书容我们怀念。
叶先生著作等身,从哪些书入手为好?慢师傅觉得这套书作为起点是最好不过了——《迦陵书系》叶嘉莹先生百岁典藏版的特装版。
市面所见的只是普通版,但今天所推的每册均手工加盖叶老的“迦陵”钤印,三面书口也做了鎏金刷边工艺处理,这种对书口的刷金方式,便于防潮防虫防尘长久保存,同时也增加了收藏属性和赠礼属性。
慢书房可以获得这套特装版是托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才少量获得, 因为全国也就300套,而且是唯一出品的特别版!
“迦陵书系”包含——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拟古诗》《叶嘉莹说杜甫诗》《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叶嘉莹说诗讲稿》《迦陵诗词稿》《迦陵讲赋》《唐诗应该这样读》
这10种图书,每本豆瓣评分都在9.0以上,不仅涵盖了叶嘉莹先生的学术论著、教学讲义和个人诗词作品,也有先生专门为青少年所写的普及读物,是叶嘉莹先生一生学术造诣、教学生涯、人生体悟的全面展现。
叶嘉莹在讲授中华诗词
叶嘉莹,别号“迦陵”。《楞严经》中有鸟名“迦陵”,其仙音可遍十方界,而又与“嘉莹”音颇相近,故取为笔名。此鸟之仙音邈不可闻,但“迦陵”之德音,却数十年萦绕在讲坛之上,滋润着世人的心灵。她曾说:“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自己整个生命去写诗的。”
叶嘉莹为小朋友授课
叶嘉莹在演播室保留珍贵资料
叶嘉莹是在用生命传承和传播她所钟爱的中华古典诗词。自20世纪40年代在北京开始从教至今,已近80年,诗词几乎已成为她的教育信仰。叶嘉莹1979年首次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讲学时,曾挥笔写下了“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诗句,就是要将诗词之美讲给更多人听。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点击图片即可入手10本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