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就告诉我。”1月23日一大早,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朱北社区民政专干李纪芳就来到社区重点帮扶对象韩杰的家中探望,了解他最近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感谢社区的关心,过节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这两天生意挺好的,来的都是老客户,昨天上午又预约了4个人,现在时间还早,人还没过来……”。

记者了解到,因为视力一级残疾,韩杰从小就与外界接触较少。“家里有低保,还有残疾人补贴,我也一直没有外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韩杰说,2022年,父母相继离世,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独自生活的困难,让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了解到韩杰的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他疏解心理压力,寻找生活的方向。通过多次沟通,韩杰表示想学习盲人按摩,他坦言:“35岁才踏出家门学习技能,我很忐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多亏社区工作人员一直鼓励我。”

很快,社区链接到一家爱心企业资助韩杰去按摩学校学习。“学习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还总给我打电话,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完成学习后,社区工作人员又和韩杰探讨接下来的就业问题。

韩杰表示,由于出行不便,他想成立一个按摩工作室。经过一番协调,在长安路街道的支持下,朱北社区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场地,为韩杰提供了一个创业空间。

“一方面能够帮他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向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李纪芳介绍,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2023年2月,“韩氏推拿”工作室开门营业,因为价格实惠,不少社区居民前来体验,还进一步带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运营,也帮助韩杰顺利融入了社会。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韩杰变得乐观自信了,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期待:“通过手艺赚钱,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2024年,因为朱北社区办公用房升级改造,韩杰的工作室搬到了他的家里,李纪芳和同事时不时就来看看生意如何、是否需要帮助。“等社区的场地装修好了,我就来通知你。”李纪芳对韩杰说。

碑林区民政局局长韩海若介绍,2023年以来,区民政局着力推动“融救联助”服务体系建设,把群众的“需求清单”作为“服务清单”,通过“五社力量”融合多方资源,实现了服务主体从“单一政府服务”向“政府救助+服务项目扶助+社工服务+社会资源补充”的多元主体转化,使困难群众在社区层面得到了精准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救助帮扶,切实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报记者 闫 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