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多枚“尚界”“上汽尚界”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运输贮藏、机械设备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无独有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曾于2023年11月申请注册两枚“尚界”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科学仪器,当前商标状态均为已注册。
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尚界”就要来了,“尚界”与智己如何避免兄弟互博的问题也跟着来了,更巧的是“尚界”即将到来的消息,也赶上了车企发布1月的成绩单,而在这个传统的销售淡季,智己的月销量出现了下滑……
“‘尚界’来了,智己还能守住C位吗?”智己品牌的关注者,难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一边是“尚界”在华为光环加持下的无限想象,另一边是智己月销量下滑市场表现,单从这两个要素来看,智己的地位似乎已经岌岌可危。但从上汽集团的视角来看,这样的推断有些荒诞。
首先,一月销量波动是正常现象,单月销量下滑不足以影响母公司的判断;
其次,造车是一场马拉松,倘若从2022年4月智己L7作为首款车型上市开始算起,智己真正走向市场还不到3年的时间,智己的发展仍需要时间;
第三,2025年智己即将推出增程版车型,实现纯电、增程双动力系统的覆盖,这将为智己的销量表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站在母公司的视角上,看一下智己的前后发展,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年轻且发展势态向好的品牌。
一月的销量看看就好
单从销量表现上来看,智己在今年1月份的表现的确有所欠缺。数据显示,1月智己汽车的销量为2800辆,与此前月销量破万的表现存在不小的差距。从整个行业来看,1月销量下滑的品牌还有很多,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约为17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6%,环比上月则下降了33.6%。
事实证明,一月是妥妥的销售淡季,因为中间包含着春节假期,工作日减少,直接影响了车企的销量表现。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一月销量表现的参考价值并不高,所以仅凭一月销量下滑的状态,唱衰智己的未来,是站不住脚的谬论。
除了一月销量的参考意义不强之外,月更甚至周更的车企销量排行榜其实暗含了很多不公平的因素,尤其是新势力品牌,把诸多创立时间不一,动力形式不一(纯电、混动统称为新能源),成立背景不一的车企放在一起比较,很难得到一个公平的结果。
例如,曾经月销破万的智己,在纯电品牌中的排名可以挤进前三甲,但在新能源品牌的排名中就要名落孙山,而这就是定语妙用的结果,正如业内调侃的那样“只要定语足够长,谁都是第一。”
所以对于这些年轻的品牌而言,除了要关注销量表现,更重要的是关注产品实力和品牌的未来发展潜力,以更综合的视角来考量企业的发展,才是相对公平的比拼。而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智己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这也是其能够在极越闪崩、哪吒面临困境的背景下,顺利完成94亿B轮融资的根本。
与华为合作,上汽的目的是产品而非营销
看完了智己的状态,再来看一下“尚界”的未来。
一个曾接连霸榜汽车圈,是国内最具实力的车企,另一个是科技巨头,并秉持“帮助车企造好车”的理念,重塑了汽车圈,上汽与华为的强强联手,必将为尚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品牌出身,还是产品实力,背靠两大巨头的“尚界”都将获得最顶级的资源加持,但这并不能帮其免除从0到1的生长过程。从品牌打造到产品的研发、生产、上市再到销售体系的搭建,既需要时间,也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接受新品牌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相对于最早独享“华为光环”的问界而言,“尚界”能够得到的特殊关注较为有限,毕竟同华为合作的车企越来越多,除了已经在售的“四界”之外,华为还同广汽成立了合资公司,此外,本田、日产、丰田等品牌也将分别采用华为的智驾、智舱,采用华为技术的车型越来越多,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进而降低购车欲望。
虽说在华为技术全面覆盖汽车圈的背景下,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的发展,但整体水平的提升无法凸显个别品牌的竞争力。单从品牌营销的视角来看,上汽已经错失了同华为合作就能获得良好市场反响的时机,“尚界”仍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从0开始打造。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更大的意义在于引入科技公司,实现对传统造车流程的颠覆,在双方的合作中探索智能汽车时代全新的发展模式。换句话说,上汽同华为合作的目标是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而非借助“华为光环”进行营销。
倘若“尚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汽极有可能将“尚界”经验和技术运用到其他品牌中。届时,只等一个时机而已。
上汽为何要死磕智己
智己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手打造,既有传统车企的支撑,又有科技公司的加持,智己自诞生之初便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全力探索实现“软件定义汽车”,而在上汽内部,智己汽车也被称之为“一号工程”。
从品牌定位来看,智己是上汽旗下的电动豪华品牌,享有率先应用上汽先进技术的权利,毫不夸张地说,智己就是上汽朝着智能、电动转型的名片。
为了能够打造好这张智电名片,上汽不仅为智己打造出了“灵蜥数字底盘”,还赋予了其更开放的权利,这才有了智己和Momenta联合打造智能驾驶系统,智己L6率先搭载固态电池等壮举。
与华为系聚焦智驾,⼩⽶、极氪聚焦操控,理想聚焦智舱交互不同,智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品牌,无论是智能底盘,还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己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以搭载“灵蜥数字底盘”和智慧四轮转向系统的智己L6为例,该车无论是加速、制动还是麋鹿测试验证的极限操控性能,均已达到行业最顶尖水准,让20万级纯电车拥有百万级驾驶质感。
在用科技为消费者打造出更优异用车体验的同时,智己也将“科技平权”内化为自己的品牌内涵,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汽车时代,“科技平权”也将逐步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而“科技平权”暗含了两大能力,一是对科技的超强研发能力,二是降本对科技的应用能力。从更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智己L6将百万豪车的驾乘体验,下放到20万级车型上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上汽乘用车极有可能运用智己的现用技术,进而将“科技平权”进行到底。
从上汽集团“科技平权”的演进路径中也不难看出,率先搭载科研成果的智己有着颇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汽既要保证智己能够搭载最先进的技术,又要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进而保证上汽乘用车能够顺利承接智己所应用的科技,这是一条完全控制在上汽自己手中的发展路径,从这里看来“尚界”丝毫没有顶替智己的机会。
智己嫡长子依然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