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发现00 后的孩子们和亲戚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墙。不管是七大姑八大姨,还是亲叔叔、大爷,正在被 00 后 “打入冷宫”,开启了 “不来往模式”。

过年团聚,一大家子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本应是热热闹闹、欢声笑语的场景。可现实却是,孩子们人手一部手机,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亲戚们热情地打招呼,得到的回应往往只是简单的 “嗯”“哦”,再配上一个礼貌性的微笑,多一个动作都难。他们似乎在刻意营造一种忙碌的假象,把自己和亲戚们隔绝开来。

以前的过年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孩子们跟在长辈身后,听着他们唠家常,虽然有些话题听不懂,但也觉得新奇有趣。亲戚之间相互走动频繁,关系亲密得很。可如今,00 后与亲戚之间的交流变得匮乏。

这其中,时代的变迁是一个重要因素。00 后成长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世界更加多元和广阔。线上社交、游戏等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比之下,和亲戚面对面交流就显得有些乏味。而且,00 后更加注重自我,追求个性和独立,对于传统的亲戚社交模式可能不太适应。

另外,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让亲戚之间的见面机会越来越少。一年到头难得见上几次面,彼此之间的生疏感自然就增加了。再加上年龄差距带来的观念差异,让 00 后和亲戚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困难。



长此以往,这样的状况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亲戚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承载着亲情、家族文化等重要价值。如果 00 后与亲戚之间持续缺乏交流,这种关系可能会逐渐淡化,甚至断裂。家族的凝聚力会减弱,传统的家族文化传承也可能会受到冲击。

不过,这也并非无法改变。作为长辈,不妨尝试了解 00 后的兴趣爱好,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打开沟通的大门。而 00 后们,也应该意识到亲戚关系的重要性,主动放下手机,多和亲戚们交流互动。

希望在未来,过年时能再次看到 00 后和亲戚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的场景,让亲情在交流中延续,让家族文化得以传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