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建立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终于能当家做主,也对未来的日子有了期待,全国上下一片欢快,迎接新中国。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对于那些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走来的老革命家们,他们顾不得欢庆这个时刻,因为接下来国家还需要他们。

当时新中国虽然建立了,但国家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因此老革命家们开始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浪潮里。



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民,他们一生都秉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对于事情丝毫不敢懈怠,哪怕是一件小事也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前辈在教育下一代时,依旧保持着严格的标准,比如开国上将陈锡联,他的子女都非常优秀。

陈锡联的子女非常爱国,长大后纷纷踏上了与父亲相同的道路,他们不畏惧敌人,甚至有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说起陈锡联,他出生在湖北红安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父亲离世,为了生存早早开始给地主打工。

也正是因家境贫寒的原因,陈锡联没有读过一天书,最困难的时候还跟着母亲沿街乞讨,但幸好顺利活下来了。

直到14岁那年,陈锡联离开家乡加入红军游击队,从此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革命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锡联结识了刘伯承等同志,后来还担任了一些重要职务,当彭德怀见到他的第一面,就对他很满意。

自此之后,陈锡联在战场上屡立奇功,逐渐成长为我军著名战将,建国后依旧在国家建设中同样肩负重任。



1955年新中国首次大授衔,炮兵司令员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那时候的他才40岁,是当时全军最年轻的上将之一。

而在后来的日子里,国家过了一段和平的日子,但军事依旧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他始终工作勤勉,带领军区取得了显著成绩。

再说回陈锡联将军的婚姻,我们都知道那个年代战火不断,很难有夫妻能顺利走下去,而陈锡联也是如此,一生有两段婚姻。

第一段是在战争年代,与革命同志黎芝慧相识相恋,婚后两人相互扶持,感情非常稳定,也见证了抗战胜利。

但在1948年的时候,黎芝慧身患重病不幸离世,陈锡联整日以泪洗面,但逝去的人不会复活,陈锡联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赓给陈锡联王璇梅,她是陈赓前妻的妹妹,算是知根知底,二人相处下来非常融洽,就这样结为夫妻。

陈锡联和王璇梅结婚之后,育有几个孩子,二人分工很明确,陈锡联处理公务,妻子王璇梅照顾家里,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孩子们十分优秀懂事,长大后报名参军,然而在1982年4月,陈锡联的二儿子陈再文不幸遇难,年仅32岁。

那时候的陈锡联才67岁,典型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当时是他经历的第二次丧子之痛,作为父亲的陈锡联心痛至极。

后来中央派人前来慰问,陈锡联强忍伤痛说了一句话:“战争年代牺牲是常事,不要紧,我扛得住。”

话虽如此,但我们不是陈锡联,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定不好过,致敬老同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