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布局发展康复机器人、远程康复等产业,加快打造“中国康湾”。


“青岛医疗康复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全球首所康复大学,又成功入选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院区主任马莉娜委员认为青岛在打造“中国康湾”方面拥有良好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建议加强康复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康复资源下沉,实现诊疗康复一体化发展。

马莉娜委员介绍,康复医联体是以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或三级康复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康复医学科或二级康复医院为重点,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对康复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管理的模式。

“通过康复医联体的建设,可以为患者提供分层级、分阶段、同质化、连续性的康复服务,真正实现‘诊疗在医院、康复回社区’。”马莉娜委员说。

对此,她建议,将康复医联体建设作为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的总体思路,尽快出台专门的配套文件。

“统筹青岛现有的康复医疗资源,采取组建区域康复联盟、专病康复联盟等多种形式,将区域内或系统内康复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目的。”马莉娜委员建议,还要依托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以远程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区域医疗服务协作平台,健全“互联网+”延伸居家康复医疗服务。

马莉娜委员指出,康复技术同质化是促进优质康复资源下沉、提高康复治疗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对此她建议依托康复医联体建设,组织专家制定康复医联体内部医疗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出台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提升全体系的康复学科水平。

马莉娜委员说,还应重点提升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治疗、多学科合作、疑难危重症患者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二级专科康复医院的康复医学亚专科建设,着力加强社区和家庭康复服务能力建设。“三者密切配合,打通康复治疗的‘最后一公里’,厚植健康青岛幸福底色。”马莉娜委员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李晓哲 刘雪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