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明确了2025年九项重点工作。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谭颖作工作报告。聚力建高峰,全力促均衡,持续强基层,记者获悉,今年江苏持续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紧扣“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推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江苏
去年,江苏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聘请26位院士和知名专家担任顾问,签订了48份共建协议,打出政策“组合拳”。一年来,16家建设单位新引培高层次人才2328人,其中拔尖医学人才108名;新开展重大疾病防治领域首创性技术攻关148项,取得首创技术攻关成果23项。着力建高峰、强基础、促均衡,显著提高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2025年,江苏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积极争取综合、中医和重症、皮肤、血液等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以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早日落地江苏。加快推进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西苑医院苏州医院年内投用,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一期工程和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二期工程年内竣工,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项目加快施工进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人均最低补助标准提高到108元
2025年,江苏还将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开展重症、血液、老年等类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组织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进行评估。聚焦专家资源下沉、专科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群众获得感增强等重点,扎实推进结对帮扶。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建立稳定的巡回医疗队伍,开展常态化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
持续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优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专业结构。
2025年,江苏要新建设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中心80个,力争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最低补助标准提高到108元,做实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六个拓展”,一般人群、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提升1~3个百分点。
推动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提供儿科诊疗服务
国家卫健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计划用3年时间补齐儿科、精神卫生短板。
2025年,江苏将突出儿科、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着力强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将加快推进南京市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力争建成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各设区市要加快建设市级儿童医疗中心;县级要进一步扩充儿科病区,同时采取人员下沉派驻、开设专家工作室和联合病房等方式,推动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加大儿科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力度,以儿科重症、罕见病、肿瘤、传染病为重点,建设省级儿科重大疾病协作网络。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向基层延伸,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家标准化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中心。完善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满足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就诊需求。
加快省脑科医院建设 基层卫生院也要开心理门诊
2025年,江苏将加快省脑科医院建设,提升市级精神专科医院能力水平,力争实现各设区市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全覆盖,持续推进二级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推动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精神卫生功能中心建设,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精神科(心理科)门诊。
加强精神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南京脑科医院积极争创精神疾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发挥省级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规范组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多渠道扩大精神科医师队伍。强化12356心理援助热线服务监测,做好医学心理专业咨询师培训、座席扩容、相关心理援助资源整合等工作。广泛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行动。持续推进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年内力争筛查300万名。
新增80家以上基层五级中医馆
去年,江苏新增3所三级中医院,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中医治未病服务实现全覆盖,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药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5年,江苏将深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计划新增80家以上基层五级中医馆。深化中西医协同,率先开展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南京、苏州、泰州做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鼓励用人单位办托
江苏紧扣“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推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去年新增托位超3万个、普惠托位超2.5万个,千人口托位数由3.8个提高至4.1个,普惠托位占比达65%。建成市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2个。
2025年,江苏仍将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省卫健委将会同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普惠托育机构运营补助制度、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政策、困难家庭和多子女家庭入托补贴政策等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各地采取发放托育服务券等方式,加大普惠托育政策支持力度。
推进省市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所有设区市和一半以上县(市、区)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鼓励用人单位办托,支持幼儿园延伸普惠托育服务,多种方式增加普惠托位,年内新增省级社区普惠托育点80家以上,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推进医育结合,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开展签约服务等。
有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增医养床位
加强老年医院建设,2025年将实现人口超过50万的县(市、涉农区)老年医院全覆盖,推动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设护理院。高质量推进国家和省级安宁疗护试点。推动医疗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和服务流程优化,提升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水平。对全省老年医学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全覆盖培训。有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通过改造现有病区、新增医养结合床位,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做深做实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可持续发展。
全省公立医疗机构 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加快推进“智慧健康”,深化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检验平台应用,实现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力争年度互联网诊疗量达到2000万人次。提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水平,所有县(市、区)均向居民本人授权开放电子健康档案。(于丹丹)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