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
人们看灯会、猜灯谜、吃元宵……
但在87年前
这些平常又温暖的幸福
对于南京人来说触不可及
上图为如今的南京夫子庙(方飞 摄)
下图为遭日军破坏后的南京夫子庙
01
在战争中,元宵节变得暗淡凄凉
1938年的元宵节是2月14日,日军在南京的暴行逐渐缓解,南京城仍然笼罩在大屠杀造成的阴影中。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在这一天写了一封信,其中提及南京目前的情况。
“看到今日的南京,你一定会极为痛心。约有80%的商店和近50%的住房已被烧掉”,“两个月来,这里充满了恐惧、暴力和肆意妄为,可怜的人们都被吓坏了”。
遭日军焚烧破坏后的南京街景
作为魏特琳女士的得力助手,程瑞芳在这一天的日记中记录下南京城遭日军破坏后的凄惨模样。
“昨日到城南去看看,也到夫子庙去看的,南京的房子烧了三分之二,其余都是空的”,“最烧得利(厉)害的是夫子庙、太平路,真可恶,这样狠心,南京现在完全一空”。
日军对沿街民房商店纵火劫掠
魏特琳这一天的日记里也记录了南京商业街一片萧条的景象。
“北门桥尽头的唱经楼附近原是条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但现在看起来很凄凉。我们偶尔看到几个勇敢的人已回到了铺子和饭店里——一个钟表工、两个开饭店的、一个做烧饼的”,“街道几乎空无一人。所有商店都遭到彻底抢劫,更糟糕的是被烧毁了。那里实际上已没有商业活动了”。
中华门附近遭破坏的景象
如今在节日中,人们会团聚在一起享受美食。但在1938年,人们面临吃不饱饭的危机。拉贝在这一天忙着为难民们寻求蚕豆。
“由于我们这里发生了几例脚气病,我们曾请求上海运给我们100吨蚕豆,这批货应该于今天运抵这里。在上海的日本海军早已发给许可证,准许船运这批蚕豆在下关靠岸,但是南京的日本军队尚未同意,后来果然遭到了拒绝”,“日本人声称,他们对南京的脚气病一无所知,这一点也不令人奇怪,因为他们根本不关心这里的健康状况”。
02
无法团圆的元宵节
日军屠刀之下满城疮痍,无数绝望又无助的人们失去生命、亲人和家园,一家人从此天人相隔,这是一个无法团圆的元宵节。
金女大难民收容所把妇女所报告的失踪男子进行统计,到1938年2月7日,共登记723人。魏特琳写道:
“商人390人,园丁、农民和苦力123人,工匠、裁缝、木匠、瓦匠、厨师、织工等193人,警察7人,消防队员1人,年轻男子(14~20岁)9人,共计723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在12月16日被抓走,至今未归。”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黄文奎的父亲为了寻找被抓走的大哥历尽艰险,他回忆:
“听说放回一批拖去的人,我父亲去下关寻找,但是到了上海路即被日军抓去令其推独轮车,由于不会推,将车推翻掉,因此遭日军拳打脚踢,到了上新河将他们放掉。我父亲连夜往家奔,精疲力倦,到了水西门外又遇到日本兵,怕被抓走即躲入厕所中,厕所内有几个尸体,父亲也睡在当中。待日军走后奔向城内,又饥饿,又恐慌,到家后大病不起。”
如今每逢重要节日,女孩们会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在1938年,女孩们为了免受日军凌辱,用锅灰、泥巴抹在脸上。麦卡伦写道:
“中国妇女的安全取决于其扮丑的能力,她们显然做到了这一点。最漂亮的女孩穿男孩的服装,剪了男孩子的头,这绝非是个别现象。”
如今在节日中,人们有丰富的娱乐活动,但对于1938年的南京市民来说,许多家庭一贫如洗,他们的愿望唯有保命。贝德士写道:
“难民大都被抢走钱财,连微薄的衣物、被褥和食品,也至少部分遭到抢劫。人人脸上都露出绝望的神情”,“这个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前景是可想而知的:商店和机器完蛋了,至今还没有银行和通讯系统,几个重要街区被焚毁,其余的一切都遭到劫掠,剩下的是面临饥寒交迫的人们”。
今天
在欢度元宵佳节之际
勿忘曾经黑暗沉沉的日子
·史料来源:《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研究》《魏特琳日记》《拉贝日记》《程瑞芳日记》
·编 辑:潘琳娜
·审 校:李 凌 李雪琦